时值夏日,减肥市场又迎来了一年中最活跃的季节 。现在,无论是看电视、翻报纸还是逛商场,各类减肥用品、减肥食品、减肥药、减肥茶随处可见 。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减肥保健品市场不断扩容 。
各领风骚二三年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成都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减肥保健品有上百种,让人眼花缭乱 。商场专柜、药店和商家自己的直销场所成为他们争夺和对垒的阵营 。“一代红颜终将逝,各领风骚两三年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说 。这样的评价或多或少有点偏激,但也说明了减肥保健品市场的一种现象:每年都会有新面孔出现 。
据悉,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减肥食品只有40来种,但整个市场中的减肥食品,包括减肥茶、营养餐、冲剂、胶囊等,总数多达上百种 。很多品牌在市场中都是一闪而过,产品生命周期好一点的也不过二三年 。随着新品牌的不断上市,部分实力较弱的品牌相继被淘汰出局 。
成都的减肥保健品市场一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 。水碾河某药房的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1995年到1996年,国氏全营养素曾在成都减肥市场红极一时;从1997年开始,减肥茶在市场上大量出现,在1997年到1998年间,美福乐、纤美、大印象减肥茶开始激战减肥市场;2000年至2001年,美生肥克胶囊和康尔寿减肥茶又相继抢滩;随后又出现了V26、更娇丽等品牌;2002年2月至3月,丽影、婷丽减肥胶囊相继进入成都;6月,朵而减肥胶囊又杀了进来 。而去年开始,曲美等减肥产品开始逐渐站稳市场,今年又忽然出现了价格超低的一系列减肥产品,比如每盒仅售14.8元的减肥乌龙茶,以及将乌龙茶和胶囊集于一身的旗人乌龙茶也仅售25元左右 。另外,一些小品牌也相继出现在成都的减肥保健品市场,减肥保健品市场进入了“战国时代” 。
分析目前减肥保健品市场混战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一是有些厂家任意夸大产品功能,急功近利,对消费者不负责任,消费者没有达到期望值,就会放弃该产品;二是与消费者心理尚不成熟有关,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时往往过分注重效果,希望在一两个月内迅速见效,如果减不掉多少,就会立即放弃这种产品,更换其他品牌 。但由于减肥保健品市场的产品开发与服务相对较弱,整个行业技术障碍、过度宣传和短期行为形成消费者的期望落差,产品生命周期普遍偏短,市场业绩稳定性较低 。
【减肥市场一地鸡毛】产品名称花样翻新
随着爱美人士的日益增多,减肥已不再是胖人消费的专利,它已逐渐转变为时尚、瘦身的需求,而消费者的需求亦呈多样化的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和其他减肥品相比,减肥保健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安全、无副作用,这符合人们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 。生产厂家在提供给消费者产品的同时,还应该有更清晰的定位、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更为细化的市场操作,只有这样,减肥保健品才能分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真正做强做大 。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购买减肥品的多是爱美女性,她们考虑得最多的是产品的疗效和安全,一般对价格看得不是很重 。目前成都市场上减肥品的价格高低不一,减肥食品的单价一般在50元左右,通常三盒为一个疗程,每月的费用一般在100元—200元之间;而减肥药品的费用稍高,差别也更大,消费者每月在减肥药品上的支出一般在300元左右,有的达到了800元之多 。正是这种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众商家看到了广阔的利润空间 。
与消费者的热情成正比的是减肥产品名称花样翻新,广告宣传一个赛一个地让人“心动” 。采访人员日前在成都东大街走了四五家药店,结果发现每一家减肥产品柜台的品种都有七八种 。“减肥茶”、“减肥便携茶”、“减肥冲剂”、“减肥胶囊”、“减肥片”、“减肥沙淇晶”……让人眼花缭乱 。
- 女星基姆瘦身成功 称减肥后“性”趣盎然
- 减肥期间低碳水高脂肪,为什么不可以吃油多的菜?
- 老年人运动减肥六个注意
- 当红女星减肥妙招大比拼
- 中药减肥要看体质
- 明星减肥的吃虫抠喉断肠法
- 熟女必修 金马奖明星减肥秘诀
- 四种减肥运动 简单又见效
- 不同肥胖病人适宜不同减肥药
- 上身肥胖是什么体质 应该如何减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