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你是如何赏析的?

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的赏析: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有为贤淑的女子在黄昏时分看着群鸦纷飞的景象,以景生情,心生愁怨 。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被选入深宫表妹谢氏的思念之情,他两个从小一起起长大,青梅竹马却不能相爱,主人公心里的凄苦无言表达,就写了这首诗 。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

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你是如何赏析的?

文章插图
纳兰容若的词在近代可以说非常的知名,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不知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近代国学大家王国维先生曾经这样评价纳兰容若:
就连当时的国外友人(朝鲜)都称赞他“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柳屯田就是北宋大词人柳永,人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就像现在的街头巷尾的年轻人必唱周杰伦一样 。
这首《梦江南.昏鸦尽》是纳兰创作的一首小调,凄婉含蓄,情深缠绵,也是纳兰词风的代表 。读纳兰的词要细细品味,还需探其深隐 。
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你是如何赏析的?

文章插图
“昏鸦”古人诗词中凡有昏鸦,多伴就会有孤独与哀怨,最有名的就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最后的孤独是“断肠人在天涯 。”此处“昏鸦尽”开头,就定下了全篇的基调是孤独、哀怨、思念 。连昏鸦都飞得干干净净了,该是多么的孤独啊 。
“小立恨因谁”诗人于园中散步,驻足看到飞去的昏鸦,一种莫名的幽怨升起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很多人说这首词是写给他入宫表妹的,我倒是觉得应该是因为他的正妻卢氏的去世,对他的打击太大了,这首词是怀念卢氏的 。就是这个“恨”字,表达了在诗人命运面前无能为力的感觉 。
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你是如何赏析的?

文章插图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刚看了《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看到电影中的白血病人,因为买不起昂贵的“格列宁”,很多人只能在病魔的折磨下慢慢等死 。这个时候真的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奈,这时“恨”字最能表达这种心境,谁都恨又谁都恨不着 。
诗人于苍茫的暮色之中,驻足看那昏鸦渐渐飞远,一种幽怨、惆怅、郁闷的心情不知从何而来 。这时“急雪乍翻香阁絮”,漫天飞舞的雪花如飞絮般吹入香阁 。这里会让我们产生疑问,这到底是飞雪象絮呢还是飞絮如雪呢?下一句“轻风吹到胆瓶梅”一下就点明了当时的季节,时令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因为胆瓶中插着梅花 。有梅花的季节不可能有柳絮的,而这里的急雪如柳絮飞舞,也用到了东晋才女谢道韫的一个典故 。
纳兰容若的《梦江南·昏鸦尽》,你是如何赏析的?

文章插图
谢道韫是东晋时女诗人,当时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世说新语》中记载: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 。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可见她的才华,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所提及 。
后来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被叛军杀害 。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 。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 。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