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 是否能“战胜病毒”这是后话 。
但是 , 前半句 , “新冠病毒疫苗还要多久才能广泛应用” , 不决定于目前的生物技术和疫苗生产能力 , 而决定于政府间政策博弈 。
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已经学习到 , 常规的疫苗生产至少需要数年到十数年的时间 。
疫苗研发之所以费时 , 并不是因为疫苗设计和生产的难度本身 , 而在于验证一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长期反复实验和临床试验 。
尤其是 , 仅仅最后的三期临床试验都需要数年以上的时间 。
因为 , 接种之后是不是真正安全 , 不仅是看短期效应 , 也需要看多年后的长期效应 。
至于有效性 , 则一方面需要经过相关疾病流行季节对照疫苗接种者和没有接种者预防感染的能力;另一方面 , 即使可以产生足够保护性免疫 , 还需要看经过多年后这种免疫保护的持续性 。
既然常规疫苗开发如此费时 , 科学家和WHO等机构为什么说新冠疫苗有望在12到18月面世?
这是因为 , 面对新冠病这种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伤害的传染病 , 我们可以采取“加速”的权宜之计 。
这种加速是全方位的 , 可以涉及到疫苗研发和生产的各个环节 。
比如 , 验证疫苗的(短期)的有效性 , 可以采用“主动感染的挑战试验” , 就是在给受试者接种疫苗后 , 不需要等自然感染 , 而是在实验室中通过病毒接种来主动感染 。
比如 , 我们看到的一些流感研究就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的 。
但是 , 鉴于新冠病目前没有针对性治疗 , 以及疾病的不可控 , 尤其是有没有严重后遗症的认识还远远不足;同时新冠病的病死率又没有高到非得冒牺牲个别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的风险去试验的程度 。
因此 , 现在还没有那个机构和国家支持采取这种“挑战试验”来验证短期的有效性 。
至于 , 长期的有效性 , 鉴于疫情的严重性和急迫性 , 这种验证完全可以跳过 。
尽管新冠疫情还没有严重到可以采取主动感染的挑战试验来验证疫苗的有效性 。
但是 , 在短短数月内蔓延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 造成至少400多万人感染 , 和近30万人死亡 , 被认为是继1918年大流感后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生物危机 。
这种疫情的严重性足以支持各国政府采取激进的博弈策略来进一步加速新冠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
除了研发过程的各种跳步 , 政策和资本所能采取的还有两个最大的博弈:
风险性生产
就是政府主导或者在公共财政的资助下资本在疫苗试验还没有完成 , 甚至研发的早期 , 就可以进行风险投资 , 预先准备甚至实际进行规模化生产 。
比如 , 5月12日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发布一则消息称 , 世界首个!中国电子建造完成全球最大新冠疫苗生产车间
又据报道 , 我国的新冠疫苗将在7月份开始进行试生产 , 到9月份就有可能批量上市 。
我们知道 , 目前国内最领先的也是世界最领先的新冠疫苗仅仅进入二期试验 , 预计到7月份也不过进入三期试验不久 , 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本尚未得到验证 , 那么这种“试生产”实际上就是“风险行生产” 。
- 多大的人可以注射HPV疫苗?注射后就不会得宫颈癌了吗?
- 假如世界上所有有艾滋病的人和艾滋病毒都不存在,那么世界上会有人会得艾滋病吗?
- 时空伴随者会感染新冠吗 时空伴随者会被隔离吗
- 二类疫苗有没有打的必要?
- 女性福音!多地免费接种HPV疫苗,2、4、9价疫苗,选哪种好?
- 五价轮状病毒疫苗是什么?
- 为什么新冠毒株会不停地变异?在南非发现新毒株意味着什么?
- 9价疫苗年龄限制?
- 百白破疫苗异常反应的特征有哪些?
- 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