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导致人体毛细血管收缩,大脑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
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发生中风,因此,立秋后要防中风,注意监控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
二防咽炎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干燥,容易诱发咽炎 。
尤其是,用嗓过度、长期接触不良空气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
饮食上,减少油腻、干燥、热气的食物 。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 。还要注意空气洁净,多给室内通风 。
三防胃肠病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还会导致很多人贪吃冷饮等 。
如此一来,十分容易导致胃肠痉挛、收缩,引发胃肠不适 。
再加上,立秋后,病菌繁殖快,也是胃肠疾病高发的一大诱因 。
所以,立秋后,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好胃肠,减少疾病的发生,助力健康 。
立秋时节,守护三气
一:护好“肾气”
冬养阴,立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护好肾气,以免秋冬易生病 。
人体的精气,是由肾供养的,秋冬若不养肾,导致精气不足,反而伤阴 。
所以,入秋后,要注意保护肾脏,滋补肾气 。
对策:多用热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可给足部保暖,有助于强健肾气 。
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
二:护好“阳气”
立秋后,寒气开始加重,此时,要助于补阳,护住身体阳气 。
护住身体阳气,可以为秋冬防寒打基础,提高抗病能力,使得秋冬少生病 。
对策:晒晒后背
晒太阳,是补阳气最简单的方法 。
尤其是,晒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
此外,晒头顶的百会穴,也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补阳气最好 。
三:护好“肺气”
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 。
立秋后,要注意呵护肺部,守护好肺气,减少病邪的侵入 。
若是立秋后,可以养护好肺部,可减少深秋寒冬时节肺病的发生 。
对策:闲来无事常按揉
补益肺气,常按揉穴位,简单有效 。
中府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
此外,肺朝百脉,脉会太渊,经常按揉太渊,亦可益补肺脏之虚 。
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今天 2020年08月07日(农历六月十八)星期五,09:06:03是“立秋“日 。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变降的转折期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 。
立秋饮食有讲究,那么立秋后吃些什么好呢?
1、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
2、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
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材属于热性,食后容易上火 。
3、多吃鱼
秋天是需要进补的季节,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进补导致肥胖,不妨吃点鱼肉,鱼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癌的作用 。
- 白羊座是一个怎样的星座?
- 你用过的或者亲眼看到的最有效的美白方法是什么?
- 北京市市花是什么?
- 周朝以后是哪个朝代
- 王昌龄是哪个朝代的
- 胡亥的母亲是谁
- 历史上的永瑆是真的很坏吗
- 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你认为怎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正确的?
- 我是巨蟹女听说和双鱼男合适,哪位亲给说道说道双鱼男怎样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