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三 )


文章插图
稳定性心绞痛、心肌病或药物中毒 , 稳定性心绞痛的ST段下降呈水平或下斜型 , 而心肌病的分型较多 , 需要结合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 , 药物中毒主要是洋地黄 , 在服用过程中 , 可能因为心脏毒性反应 , 导致ST段呈现鱼钩状压低改变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此类患者可能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 , 其形成原因较多 , 抗抑郁药的服用、代谢的变化、部分冠心病患者均可能出现ST段延长 。

此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晕厥的想象 , 需要重点考虑洋地黄中毒的可能 。

由于心电是基础检查 , 很多患者做完心电还需要做其他检查 , 导致很多患者对心电图颇有异议 , 对其不以为然 , 但实际上 , 心电图是几种特别重要的检查之一 , 一旦发生ST段变化 , 应引起重视 , 防止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心电图检查非常普及 , 很多门诊病人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 ST段改变 。这个报告绝大多数不懂医的人不太理解这个什么意思 , 担心是不是心肌缺血 。那么ST段改变到底有什么临床意义呢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心电图上ST-T改变有时只是非特异性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 , 称为功能性ST段改变 。比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肾上腺素能敏感度升高 , 紧张、焦虑 , 过度换气综合征时可出现 。还有一些特殊行为之后 , 比如过度换气、憋气、饱餐、剧烈运动等也会出现 。往往在休息后 , 心平气和时检查心电图 , 波形会恢复正常 。一些年龄轻的人 , 先天性生理变异 , 无任何心血管方面的不适 , 通过心脏超声排除心肌病之后 , 动态跟踪心电图 , T波 , ST段始终无什么变化 。这种是正常生理现象 , 无需担心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心电图中ST段弓背抬高或者压低 , 比较严重的是冠心病 , 心肌梗塞 。如果有胸痛、胸闷、胸部紧束感等症状 , 心电图有ST段改变 , 尤其是ST段有动态变化的情况 , 需要及时行心肌标志物检查 , 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异常升高者甚至需要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心肌病 , 心肌炎 , 瓣膜病 , 心包炎 , 脑血管意外等均可以出现ST-T改变 。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紊乱 , 药物(洋地黄 , 奎尼丁等)影响也可以引起非特异ST-T改变 。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房颤、房扑、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等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文章插图

比如肢体导联接反 , 皮肤电极接触不良 , 操作导致基线不稳等也会出现ST段改变 。
所以发现心电图中ST段改变 , 不要误入先入为主的陈旧观念 , 统统归结于心肌缺血 , 而应该根据症状和其他检查找出心电图变化的内在原因 , 分清楚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病因 , 既不能遗漏疾病 , 也不应该把功能性ST改变统统都当做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 , 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