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人爱上乡村养老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获追捧( 二 )
农村闲置的房子用来发展养老事业 , 这是童道云和杨祥珍尝试的新养老模式 。 最近 , 徐慕社区和江苏省老年医院合作 , 正在推广这一“养老家”模式 。 并且他们还委托南京江宁沐春园护理院的养老管理、医疗护理资源做好对接 , 护理院全科医生负责每周巡诊 , 提供常规检查和健康宣教 。 另外 , 江苏省老年医院也安排心脏科、内分泌科、老年专科等专家上门巡诊 。 这些“养老家”经过严格评估 , 而且还与附近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 保证老人突发急症的救治 。 目前杨家村有申办“养老家”意向的达118户 , 经过适老化改造已达到标准条件的有20多户 , 床位30多张 。 社区还专门制定了《乡村养老规范化管理手册》 , 对于服务和收费标准作了明确规定 。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的天目山南麓的白沙村 , 也有不少来自上海和杭州的退休老人选择长期居住享受“农家乐” 。 长三角地区城乡差别缩小 , 使异地养老成为城市老人的一种选择 。
农村新型养老模式好处颇多
在城市养老设施还难以满足需要的当下 , “到农村生活”的养老模式不失为一种创新 。 农村养老模式的主要原因在于 , 承担照护责任的农村人原先都在城市医院或敬老院工作过 , 有经验 , 也和老人有浓厚的感情 。 那些“老客户”愿意跟他们一起回乡 , 同时城市老人觉得农村生活好心情舒畅 , 也吸引更多亲朋好友一起来农村养老 , 在全国形成一定规模的“养老村” 。
城市老人“下乡养老”好处颇多:一是农村空气清新 , 享受乡村宁静;二是食物新鲜卫生 , 可以种菜养鸡鸭 , 体验不同生活;三是城市老人可以把城市房子出租 , 他们用养老金和租金就可以在农村生活得很自在;四是农村的照顾者在家就能工作 , 赚钱同时还能兼顾家里人的生活;五是减少了农村人员往城市跑的人口压力 , 也疏解了老人在城市养老遇到的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 , 疏解城市养老压力 , 可谓双赢;六是新的养老模式 , 为解决城市保姆人员减少的困境找到新途径 。
目前 , 这种新的“上山下乡”现象在我国已渐成潮流 , 不但解决了城市人养老难的问题 , 也为旅游养老服务业提供新的参考 。 当然 , 城里的子女也要“常到农村看看” , 关心老人的同时也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
文/王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