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 ,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 , 不能看见 , 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 , 一个“泻”字 , 化静为动 , 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 , 迷迷蒙蒙 ,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 如梦似幻 。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 , 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 , 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 , 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 , 却是恰到好处 。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 像是画在荷叶上 。”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 , 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 , 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 , 精心描绘一般 , 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 , 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月色清淡 , 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 , 荷香缕缕 , 水乳交融 , 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 , 我什么都没有 。”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 , 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 , 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 , 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 , 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 , 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 , 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 。那亭亭碧绿的荷叶 , 那婀娜多姿的荷花 , 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
一 以真言写真景《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 , 一是月色 。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 , 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 。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 , 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 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 , 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 , 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 , 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 , 象亭亭的舞女的裙 。”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 , 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 , 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 , 又表现了荷叶的质 , 还状摹了荷叶的形 。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 , 或蒙蒙细雨中 , 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 , 更难辨质 , 月色中所见的荷叶 , 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 , 与裙十分相似 , 更赋予叶子一种动感美 。
写荷花 , 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 ,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 有袅娜地开着的 ,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 ,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花娇艳华贵 , 堪以美人作比 。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 , 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 。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 , 而且是刚出浴的 , 朦胧之感恰当好处 。相反 , 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 , 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
- 描写月色的诗句古诗 形容月色很美的诗句
- 梦游天姥吟留别逐句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 荷塘|酷暑盛夏醉美荷塘 上海这个地方展现夏日最美时
- 拍月亮发朋友圈语句
- 今晚月色真美是什么意思 今晚月色真美出处在哪
- 今晚月色真美最佳答复 今晚月色真美下一句怎么回答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