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该“买房”入市?还是“持币”观望?

未来10年,该“买房”入市?还是“持币”观望?

----未来10年 , 该“买房”入市?还是“持币”观望?//----

未来10年,该“买房”入市?还是“持币”观望?


近期 , 房产圈最大的新闻就是房贷利率调整一事了 , 对此 , 网上已经有很多人做过细致的解读 。


简单来说 , 此次调整不会对具体的房贷利率产生直接影响 。 其最大作用应该是 , 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替换掉之前的“基准利率”作为房贷新的定价方法 , 新开辟一条通道 , 为今后降息做准备 。


可以说 , 未来央行降息将难以普惠房地产了 。 这也是中央坚持“房住不炒” , 维稳楼市的一大举措 。


对于整个楼市而言 , LPR的调整 , 长远看对炒房投机的是利空 , 但对刚需算是利好 。 换言之 , 今后房价大涨大落吃差价的机会没了 , 而稳房价给刚需一个平稳的窗口期 。


其实 , 中国房地产发展到当下 , 已经到了调整的时期 。 楼市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就城市而言 , 有些城市房屋空置率居高 , 人口持续流出;有些城市 , 大力推行人才新政 , 楼市火热 。


那么 , 作为整个房产经济链条中最终端的购房者 , 未来10年 , 应该押注“买房”?还是“持币”观望呢?

笔者认为 ,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城市选择的差异


房地产说到底还是城市资源的集合 , 涉及到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各种资源的累积 。 你买房总不能脱离出这个城市 。


若一个城市没有产业、人口持续流出 , 那么这样的城市就算房价便宜 , 它也无升值的空间 , 当然 , 你买来自住就另当别论 。


这里 , 很多人会疑惑 , 要是这个地方建了很便利的高铁或轻轨能连通大城市 , 是不是能乘上大城市的红利 。


对此 , 你要知道 , 一个城市能否有发展潜力 , 看的是留存下来的人 , 若没有足够多的产业来为城市造血 , 新建的交通只能加速将这个城市的人导出去 。


当然 , 中国确实有特大城市能辐射一定区域 , 带动整个区域增长 。 其中突出表现的是 , 北京、上海 , 它们当前正在疏离城市人口 , 所以京津冀、长三角一带的次一级城市、卫星城是有利好的 。


至于深圳是另一种情况 , 虽然当前其仍处于城市大扩张阶段 , 但受惠于顶层设置的政策红利 , 整个粤港澳片区将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地方 , 连带周边城市将在这一波发展红利中赢得利好 。 但这样的顶层设计 , 中国当前仅此一例 。


除此 , 其他几个发展迅猛的新一线城市 , 如杭州、苏州、武汉、成都、郑州、重庆等 , 仍在大力吸引人口 , 壮大城市体量 , 所以建议置业最好进入其市区范围 , 周边的卫星城 , 作为自住尚可 , 但投资并不建议 。


其实 , 关于城市发展的判断 , 简单地看近期供地水平就能管中窥豹 。


今年 , 自然资源部曾发出通知 , 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城市 , 应停止供地;36-18个月的 , 要适当减少供地;18-12个月的 , 维持供地持平水平;12-6个月的 , 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 , 要显著增加并加快供地 。


也就是说 , 越卖不掉房子的城市 , 土地供应越少 , 今后的增量也越低 , 城市潜力有限 。


而从今年整个楼市热度看 , 一二线城市热度仍处于高位 , 如成都、苏州、西安、长沙、南京、宁波、南宁等城市住宅去化周期均在6-12月之间 , 未来宅地供应会持续增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