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县令这个后台,白秀英父女还拜去拜码头,也是很难得了 。于是,唱红之后,自然就有了明星的派头 。原来,北宋时期都有追星,明星耍大牌这等事 。
我这样解读白秀英,是不是基本上交代清楚了:因为大牌欺人,双方发生冲突,那就不是雷横的责任了?
其实,白秀英并没有耍大牌,卖唱赚钱,在什么时候都是正当的 。而李小二端的是个祸根,是这个帮闲把雷横带进了坑里,引发了这一段故事 。为何这样说呢?
这厮原本就是个帮闲,天天混迹于街市,对白秀英的情况非常熟悉,自然也就知道其中的规矩了 。但是,他却没有告诉雷横,听曲是要打赏的,不能白听 。
当然,李小二也没有料到雷横身上当时是不名一文 。问题是,李小二把雷横带到了勾栏,稀里糊涂地坐了青龙头上第一位坐,自己则悄悄开溜,去赶“碗头脑”了 。
这个李小二不靠谱,把雷横安放在青龙头上的第一位,似乎是有点故意,此人恐怕就是个皮条客吧 。《水浒传》中的高俅、富安这等帮凶,哪一个是好人?
李小二故意挖了一个坑,雷横却当真是不晓事,身上一文钱没有,竟然也大马金刀地端坐在那里 。这个位置在戏台之上,是要打头赏,出大钱的 。
果然,白秀英唱到关节上,他的父亲白玉乔忽然叫停,开始卖关子收费了 。白秀英端着盘子,果然先从雷横这里开始请赏 。然而,雷都头却掏不出银子来 。
龙头老大都不打赏,白秀英自然是不会放过的,否则就白唱了 。雷横只恨身上没带银子,但为何不跟旁白的人借点,郓城县城谁不认识雷都头呢?
雷横私下里索贿倒是在行,在众人面前哪里肯低三下四的借钱?白秀英与雷横说的话,几乎句句在理,这时,就是雷都头没道理了 。
白秀英讨赏不成,她的父亲白玉乔说话了:“我儿,你自没眼,不看城里人、村里人,只顾问他讨甚么?且过去自问晓事的恩官,告个标首 。”
白玉乔这话虽然狠了点,也还是有点道理的 。谁知道你雷都头身上有没有钱呢?雷横吃霸王餐,索贿晁天王的事,书中也是写得明明白白的 。白秀英也回怼过雷横,“官人既是来听唱,如何不记得带钱出来?”
假如这个时候李小二还在身边,即便是不给雷横出钱,做个明证也是可以的 。雷横若不是一贯霸道惯了,白玉乔这句有点狠的抢白,也就认了 。偏偏雷横还不吃这一套,你们不过是卖唱的行院粉头,怎敢骂我是村里人?
于是,雷横回敬了一句:“我怎地不是晓事的?”白玉乔反唇相讥道:“你若省得这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 。”
确实,哪有进了勾栏不带钱的呢?大约门庭出身的子弟都知道这个规矩吧 。雷横不知道,似乎也情有可原 。先前,郓城县就不兴这一套,雷都头又是出差刚回,哪里懂得打赏这个行规?何况,雷横又给谁打过赏呢?白吃白拿惯了,身上不带一文钱,也就不足为奇了 。
果然,白玉乔骂了第二句,雷横便怒火中烧了:“这忤奴,怎敢辱我?”
在郓城县,大概除了县令,谁都不敢得罪雷都头吧,满城人都是顺民,今日却遇见了跟自己作对的,那还了得 。
白玉乔大概也是因为有县令撑腰,不依不饶地继续骂道:“便骂你这三家村使牛的,打甚么紧?”
一旁看热闹的,还真的替白玉乔担忧,高声提醒道:使不得,这个是本县雷都头 。白玉乔也不怕这个雷都头,抢白道:“只怕是驴筋头 。”
雷横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从坐椅上直跳下戏台来,揪住白玉乔,一拳一脚,便打得唇绽齿落 。
雷横看戏不给钱,还动手打人,当然没有道理了 。即便是白玉乔言语有点狠,先动手便是输理了 。
- 水浒传中蕴含的道理 水浒传观后感
- 横店最值得去的3个景点
- 横梁压书桌有什么不好吗 横梁压书柜风水好吗好不好
- 哪个国家横跨欧亚大洲
- 你身边有哪些虚伪的人?
- 水浒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情节概括
- 办公室里的风水 办公室房屋横梁风水学
- 水浒传中的经典歇后语 水浒传的歇后语有什么
- qq水浒贴吧 我在水浒开了个挂下载
- 水浒传林冲打洪教头是第几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