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 读诗使人灵秀 , 数学使人周密 , 科学使人深刻 , 伦理学使人庄重 , 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 , 凡有所学 , 皆成性格 。”
读诗使人灵秀 , 在于诗之精炼、优美的语言 , 琅琅上口的韵律 , 抑扬顿挫的节奏 , 给予人空灵、娟秀的浸润 。在诗的熏陶下 , 内秀涌动的气质美油然而生 , 这种温文尔雅的气质比外表美还要经久耐看 。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 一首澄澈心灵的诗篇也不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的 , 是由诗人将心中所感与诗的结构、格律完美契合而成 , 这需要日积月累的淬炼 。
像杜甫 , 自幼练习祖传律诗技法 , 至五十岁上 , 才把格律诗运用到圆通之境 , 炉火纯青 , 他的七言律诗《登高》更是赢得“古今七律第一”的美誉 。
欣赏杜甫的律诗之前 , 先来看看律诗是什么 。
律诗:带着镣铐跳舞律诗 , 作为近体诗 , 有五言、七言的区别 , 一般都是四联八句 , 四联又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讲究平仄、押韵、对仗 。
律诗因格律严谨、规矩太多而得名 , 就像带着镣铐跳舞 , 舞步整齐、舞姿优美的背后 , 是镣铐缠于身的束缚 , 繁琐而沉重 。
成功由辛劳的汗水换来 , 一首律诗的出炉亦不免挥洒汗水的付出 。
- 平仄
以七言律诗为例 , 它的平仄格律有四种基本模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诗中每句的平仄须在四个句式里变化 , 每联的上句、下句之间平仄必须相反 , 平对仄 , 仄对平 , 这样格律才对上 。
- 押韵
宋人刘渊根据唐诗用韵的情况 , 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 , 刊行在《平水韵》里 。
但是 , 古代的韵和现代拼音里的韵母不完全重合 , 一些用现代拼音读来不押韵的诗 , 其实是押了韵的 。
例如 , 武则天的七律《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 , 玉峤金峦镇紫微 。偶句末尾的字依次是微、畿、衣、飞 , 依据现代汉语拼音来看 , 微、飞的韵母是ei , 畿、衣的韵母是i , 这首诗似乎押了两个韵?
均露均霜标胜壤 , 交风交雨列皇畿 。
万仞高岩藏日色 , 千寻幽涧浴云衣 。
且驻欢筵赏仁智 , 雕鞍薄晚杂尘飞 。
实则不然 。《平水韵》里的平声部有一个“五微”韵 , 微、畿、衣、飞、归、稀、辉等字囊括其中 。
因此 , 《石淙》押的是“五微”韵 , 整首诗都在韵里 , 而非“出韵”或押了两个韵 。
古韵之复杂 , 由此可见一斑 。
- 对仗
比如 , “身无彩凤双飞翼 , 心有灵犀一点通” , “身无”对“心有” , “彩凤”对“灵犀” , “双”对“一” 。
- 赞美鹦鹉最有名古诗 关于描写鹦鹉的唯美诗句
- 关于佛教中的十八罗汉的来历故事
- 诗中带有儿童的诗句 关于儿童的诗句有哪些
- 百合花发朋友圈的配文 关于用百合花写心情的句子
-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大全 重阳节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家的温暖唯美句子 温馨的家的句子简短
- 中秋节最有名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简单
- 关于心态淡定的句子
- 关于理想的名人名言长句 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 一个高楼前面是矮楼的风水好吗 三面高楼中间矮楼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