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老子全文及译文( 二 )


青赤黄白黑,种种颜色扰乱了人眼;宫商角徵羽,种种乐声扰乱了人耳;酸甜苦辣咸,种种美味扰乱了口味;纵情地骑马打猎,令人心里轻狂放荡;藏匿了稀有的物品,令人提心吊胆 。因此,圣人只求填饱肚子活命,不追求这些扰乱人心的声色享受,所以远离那些事,亲近这些事 。
把得宠和受辱当作惊扰看待,把身体当作大忧患看待,是难得的 。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侮辱都是惊扰呢?受宠不是高尚的,得到了是惊扰,失去了也是惊扰,这就是宠辱若惊 。为什么说要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大忧患看待呢?我之所以有忧患,是因为
这个身体存在,如果没有这个身体,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所以,能够以这样把身体看作忧患的态度看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能够以这样对待身体的态度去企图天下,就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 。
看它看不见,叫作“夷”;听它听不到,叫作“希”;抓它抓不住,叫作“微” 。这三种特质,无法细究,因为它们是混于一体的 。“一”这个东西,上去并不分明,下来也不模糊;纷纷芸芸,难以形容,根本上还是没有实体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像,称为“恍惚”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 。它执掌着道,统御着万有,直到如今;通过它可以认识宇宙的本始,它是道的纲领 。
上古时期循道而行的高士,细微深远而通达,深远得难以看清 。正因为难以看清,只能勉强加以形容:小心翼翼啊,象冬天趟水过河;警觉啊,象害怕周边的人群;恭敬啊,象作客人;宽和啊,象河里的冰凌融散;敦厚啊,象未雕琢的素材;虚旷啊,象空空的溪谷;浑匀啊,象混浊的河流 。安静下来就会慢慢澄清,怎么会浑浊?变动之中就会慢慢新生,怎么会停息?持守此道的人,不会自满 。正是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去旧换新 。
让心空虚,虚到极点,清静地守住;看着万物在当下发生、变化,我从中感受到一切事物的回返 。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回到原位 。返回原位就是静,静就是返本,返本是“不动的常性”,认识到常性就是“明” 。不认识常性,是妄;妄动,是恶 。认识不动的常性而能接受一切,接受一切而能平等大公,平等大公而能广大,广大而能与天相应,与天相应而能与道相应,与道相应而能久远,终身远离险难 。
最上等的领导,人们仅仅知道有他;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人们害怕他;最次的,人们责骂他 。信渐渐减少了,所以变得不相信了!最上等的领导是多么悠然啊,不多说什么;事情成就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
大道荒废了,才显出仁义 。聪明机智出现了,才有了狡诈虚伪 。家庭不和睦了,才看得出孝慈 。国家昏乱了,才显出正臣 。
舍弃机智和分别,人民可以得到莫大的利益;
舍弃仁和义,人民才能恢复孝慈的天性;舍弃机巧和逐利,盗贼自然会消失 。这三条作为行为准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有所依循:保持朴素保持自然,少动思想少动欲望 。
舍弃礼学,从而远离忧患 。恭敬地诺诺与怠慢地呵呵,相差有那么大吗?美与丑,相差有那么大吗?人们都讨厌的这些东西,不能不让人害怕呀 。
道上是这么荒凉啊,好象还没有尽头!人们都兴高采烈,好象参加盛大的宴席,好象春天登高看景 。唯独我淡淡的无动于衷;浑浑沌沌啊,好象还不会发笑的婴儿;厌倦啊,象是无家可归!大家都有余粮,只有我好象什么也没有 。我真是个愚人吗?!世人都那么分明,我却不求明白;世人都那么精明,我却有点呆拙 。渺渺茫茫啊,好象大海;忽忽悠悠啊,还停不下来 。大家都富有了,唯独我似乎偏执又疏远 。我和大家都不一样,因为我以听从道为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