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的还是韩国的?为什么端午节被韩国申遗了?( 二 )


西奇妹认为:这只是某些媒体偷换概念的宣传手法 , 我们的端午与韩国端午有着本质区别 , 而且我们也赶在2009年申请了 , 放平心态来看 , 已经不存在“抢注”问题 。
我们来回顾一下事件细节 , 然后小妹来说理由以及我们为何会认为韩国“抢注” 。
【一:名称不同】
首先 , 韩国端午节和中国端午节 , 两者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节日名字截然不同 。
韩国的端午节 ,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登录的名字叫“江陵端午祭” , 相对应的英文名为“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 。
我国的端午节 , 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登录的名字叫“端午节” , 相对应的英文名为“Dragon Boat festival” , 也就是“龙舟节” 。
从这些记录中可以看出韩国特意在节日名称中添加了韩国地名来强调地方特色 。
其实“申遗”不同于“商标注册” , 它不具有排他性 。通俗点讲:即使韩国在2005年早一步申报 , 我们也可以继续在2009年申报 。几个不同的国家完全可以联合申报同一项非遗项目 。举个例子:2005年 , 我国曾与蒙古国联合申报了“蒙古族长调民歌” 。说到底所谓“文化遗产” , 是人类共同拥有的 。
【二:时间不同】
其次 , 两国申报的“端午节” , 定义的节日时间不同 。
节日日期:农历四月十五至五月初七(申遗时间为2005年11月25日.) 。
节日日期:农历五月初五(申遗时间为2009年9月30日.) 。
我国“端午节”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西晋的《风土记》中 , 我们来看原文:
《风土记》: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 俗重此日也 , 与夏至同 。”
至于为什么叫“端午”呢?来看资料:
《岁时广记》:
“京师市尘人 , 以五月初一为端一 , 初二为端二 , 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
原来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比如五月初一 , 叫“端一” 。所以顺理成章地 , 五月初五叫“端午” 。
而“端”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
“端 , 物初生之题也 。”
原来“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始、初始的意思 。也就是说端为初 , 端午=初五 。
所以我国和韩国 , 两个端午节 , 从时间来历上来看 , 截然不同 。
【三:节日概念不同】
再次 ,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韩国端午节和我国端午节在庆祝方式上有很大区别 。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江原道江陵市在端午时间段特有的一种巫俗祭祀活动 , 过节期间既不吃粽子也不划龙舟 , 他们的纪念方式类似于游城隍 , 或者说全城狂欢 。
节日期间 , 人们会进行各种巫法和祭祀典礼 , 并会举行跳绳、假面制作等传统游戏和体验活动以及精彩的巫俗表演、假面舞、农乐表演等 。
我国的端午节最早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 而是南方沿海一带我们的祖先为了祭祀“龙升天”而设立的祭拜龙祖的节日 。后来在历史中才逐渐也演变为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 因为传说中他在五月五日这天跳入汨罗江自尽 。
在每年的端午这一天 , 划龙舟和吃粽子是我国端午节的主要纪念活动 。
既然两国的端午节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 可为何我们总觉得是韩国“抢注”了我们的文化符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