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集云阁篆刻
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之一 , 具有悠久的历史 。 先秦及汉魏时期 , 篆刻印章由印工镌刻 , 艺术成就很高 。 隋唐以来 , 也各有其朝代的特点和风格 , 相传 , 自元代画家王冕开始用花乳石作印材 , 因镌刻方便 , 流行更广 , 到了明清两代 , 由于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 , 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 , 所以在文人士大夫中研究篆刻的风气日益盛行 , 出现了很多篆刻家和流派 。
集云阁篆刻所用印材大有讲究 , 并备有篆刻印章的各种材料 , 玉、石、铜、牙、角五大类都有 。 玉章有老虎石、独山玉、新山石等 , 晶莹明澈 , 光彩夺目 。 石章有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 , 质地油润 , 色彩瑰丽 , 还有举世稀少的田黄石和鸡血石 , 都是珍贵的印材 , 它本身就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 集云阁的铜章造型古朴 , 匠工独具 。 还有雪白的象牙章 , 漆黑的牛角章 , 以及造型典雅 , 雕工精细的各类印钮 。
上海集云阁篆刻社 , 专门承接来外宾、华侨和旅游人士的篆刻业 , 浙江地区明清时代各家的篆刻艺术颇有研究 , 造诣很深 , 治印以工隽朴茂取胜 , 尤以小篆入印名重 , 运用各种书体入印 , 以纤细、飘逸、隽秀、美观见长 , 在实用与欣赏上有独到之处 。
上海曹素功墨
徽墨与湖笔、宣纸、端砚齐名 , 为“文房四宝”中的珍品 。 徽墨发展到清代 , 质好量大 , 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 出现了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制墨家 。 曹素功居“四大家”之首 , 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 , 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说 。 曹素功墨庄生产的墨以质量装饰齐佳 , 挥写赏鉴咸宜 , 驰名于世 。 清朝顺治三年 , 曹素功墨庄由歙州迁至上海 , 从开业到1956年 , 曹氏已经历了十三代 , 绵延300多年 , 先后创建了“紫玉光”、“光琛”、“天瑞”、“千秋光”等书画名墨和“豹囊丛赏”、“古钱”等集锦套墨 , 畅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
曹氏墨配方严格 , 用料讲究 , 工艺精良 , 优质书画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 。 桐油素称“油中之王” , 附着力极强 。 另外加上麻油、猪油、广胶、天然麝香、梅片、冰片、珍珠、金箔以及其它名贵中药香料 , 运用传统工艺 , 共经炼、搅坯、翻凉、描金等十二道工序 , 历时一年之久 , 精制而成 。 素功墨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 色泽如漆 , 黝黑之中泛出微微紫光 。 据《歙县志》和《徽州府志》记载:清康熙皇帝巡视江宁 , 曹素功进献宝墨 。 康熙试用后深为赏识 , 恩赐曹氏“紫玉光”三字 。 其次 , 香味浓郁 。 清朝嘉庆年间 , 朝廷召曹氏进京特制御墨 。 这在宫廷中自然是件新鲜事 , 大臣宦官竞相围观 。 曹氏投放麝香、冰片等料 , 随着不断地捶打 , 芬芳扑鼻 , 不多时整个大殿香气馥郁 , 久久不散 。 这就是墨名“金殿余香”的由来 。 第三 , 墨迹不腐不蛀 。 由于墨锭之中加了几种名贵中药材 , 其馨香之气起到了防腐避虫的作用 。 曹素功墨用于作书绘画不粘滞 , 书写后不绉纸 , 墨迹着水不化 , 作品久存不褪色 , 防腐性强 , 使用时芳香沁人 , 能提神助兴 , 为中外书画家所欢迎 。
因皮薄而脆 , 成熟后稍受碰击即会崩裂而得名 , 外形长圆 , 中部略粗 , 似橄榄形的马铃 , 又称马铃瓜 。 单重2公斤左右 , 大者2.5-3公斤 , 瓜皮呈淡绿色 , 有浅色花网纹 , 皮薄而脆 , 瓤色淡黄 , 籽血红 , 肉厚汁多 , 甜度尤高 , 清香爽口 。 崩瓜植株娇嫩 , 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 , 如选择排灌条件好的田块 , 施足基肥 , 结瓜后只宜施淡肥 , 不能施浓肥、化肥 , 抗旱要开沟灌水 , 不能漫灌 , 摘瓜时宜在午后 , 以减少破裂 。
- 乐山特产休闲食品 上海特产休闲食品
- 上海有什么特产可以带回家送人 上海有什么特产
- 小妙招让你和零食说拜拜
- 海南茶叶特产有哪些
- 你不可不知的坦桑尼亚特产 坦桑尼亚特产是什么
- 山东泰安特产有哪些 泰安特色美食
- 快速有效健康减肥食谱 :零食热量PK热量劲敌
- 快速有效健康减肥食谱 :特效减肥9大零食
- 绍兴有哪些特产?
- 陕西特产有什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