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哑铃推举
正常采用坐姿形式训练,通过从底部上举哑铃至顶部位置 。
它可以刺激三角肌前束,同时还能强化核心肌群与肱三头肌的力量 。
②哑铃侧平举
正常采用站姿形式训练,通过从底部向着身体两侧上方举至水平位 。
它可以刺激三角肌中束,同时还能稳定身体直立,强化核心肌群 。
③俯身哑铃飞鸟
正常采用俯身站姿形式,通过从底部向着两侧上方举至高位 。
它可以刺激三角肌后束,同时还能强化下背部和腘绳肌力量 。
①使用重量受限
在这三个动作中,哑铃侧平举和俯身哑铃飞鸟,需要使用较轻的重量 。
而哑铃推举需要使用较大的重量,这样肩部前束才能变厚 。
而你仅仅只有一副哑铃,重量可能比较低,在训练早期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后了训练后期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
②动作没做到位
在这三个动作中,哑铃推举动作是最容易找到发力感的,只要直上直下的运动轨迹即可 。
最容易出错的就是:哑铃侧平举和俯身哑铃飞鸟 。
哑铃侧平举容易出现耸肩,产生斜方肌上部代偿 。
(错误动作:高位耸肩)
俯身哑铃飞鸟容易出现借力起身和夹背现象,产生斜方肌中下部代偿 。
(错误动作:借力起身)
③训练强度太低
刚开始训练肩部三角肌时,你只需要做3-4组*10-12次就可以 。
但是到了训练后期,如果再用这种固定的组数和次数训练,很显然训练强度太低了 。
因为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训练强度,训练组数和次数,还有训练动作都太少了 。
①完善动作质量
刚开始训练,先把这三个基础动作做标准 。
A.对于哑铃推举,需要将背部靠在上斜75度的哑铃凳上,这样身体就有了一个自然的倾斜角度,整个运动轨迹呈现直上直下,不能有任何偏移 。
顶部做到两侧手臂快要伸直即可,下放回位到头部两侧即可 。
B.对于哑铃侧平举,需要先将肩胛骨下沉至底部,利用肩部和上臂力量,带动哑铃举至高位 。顶部做到:手臂和肩部平齐,底部哑铃不要完全贴于大腿 。
一定不要借助身体晃动带动哑铃向上举高,在力竭时可以做半程动作 。
C.对于俯身哑铃飞鸟,俯身角度需要尽量低一些,最好是尽量与地面平行 。
如果感觉支撑不住,可以将额头贴于上斜哑铃凳的边缘处,这样可以减少下背部的压力 。
底部两侧手臂自然下放,顶部做到:上臂和肩部平齐即可,不要超过肩部 。
②使用递增组训练三角肌前束
如果你的哑铃是可拆卸式的,那么先从轻重量开始训练,然后逐渐增加重量 。
在训练组数不变的基础上,训练次数要相应减少 。
比如:你的单只哑铃是15KG,可以从10KG开始训练,然后加到12.5KG,最后15KG 。
选择组数和次数为:3组*12次,3组*10次,3组*8次 。
用这样的方法训练三角肌前束,效果就更好一些 。
如果你的哑铃就是固定的重量,比如15KG 。
那么就需要加入站姿推举动作,这样对前束的刺激更大一些,同时也能练到全身肌群 。
③针对中束和后束,需要增加训练动作
对于中束和后束,各自依靠一个动作是很难训练到位的 。
这时候需要各自加入一个动作,来进一步增加训练强度 。
A.针对中束,加入单边哑铃侧平举动作,目的为了强化单边中束肌群 。
单手固定,另一只手握住哑铃举高哑铃,身体需要略微倾斜一些 。
B.针对后束,加入坐姿俯身飞鸟动作,目的为了更好的孤立刺激后束肌群 。
屈膝坐下后,身体前侧需要贴于大腿前侧,此时背部前屈,这样可以避免夹背的现象 。
- 我练两年散打能否打败一百公斤有健美肌肉的人呢?
- 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 徒手练如何练三角肌后束?
- 姚明为什么不聘请外籍教练带领中国男篮队打世界杯?
- 元宵佳节,李清照为什么不愿与朋友外出游乐?
- 为什么费用损失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 为什么选房选单不选双 房间单数与双数风水
- 狗狗为什么喜欢躲在床底下
- 老舍为什么写猫这篇文章?
- 美国欠了那么多的国债为什么还是全球经济世界第一,万一还不起所欠国债美国会不会破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