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中的人字岸 房前有岸岸下是水面风水如何( 六 )


风水中的人字岸 房前有岸岸下是水面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南宋末元初钱选《归去来辞图》
赵孟頫作为前朝宗室 , 在国变山河破 , 文脉岌岌可危的劫难中 , 在民族矛盾复杂交织中 , 超越个人的毁誉 , 作出了出仕的艰难选择 , 是非常需要道德勇气和智慧的 。在入朝的次年 , 赵孟頫就心生悔意 , 时有归隐之心 , 这种出入两难的心绪竟萦绕了他此后的一生 。赵孟頫传世的书画珍品里有多件《归去来兮辞》 , 可以想见 , 赵孟頫生前一定用各种大小不同的字体一遍遍地书写着《归去来兮辞》 。“夜来梦到苕溪上 , 一枕清风五月寒 。”“余不溪上扁舟好 , 何日归休理钓蓑 。”“枝上山禽晓啁哳 , 定应唤我早归来 。”赵孟頫也曾这样反复念叨着归乡 。赵孟頫曾画过多幅《谢幼舆丘壑图》 , 绘东晋谢鲲故事 。谢鲲字幼舆 , 好老庄 , 善奏琴 , 寄迹山林 。图绘茫茫山川 , 荫荫松林 , 幼舆独坐水畔丘壑 , 观水流潺潺 , 听松涛阵阵 , 意态悠闲 , 神性超脱 。画中江岸峰峦秀起 , 雾霭微茫 , 江面平静如镜 。境界旷远 。整个画面宛如宇宙万象被过滤提升成的宁静世界 , 晶莹剔透 , 其中充满着音乐性 。赵孟頫应召入仕 , 崭露锋芒 , 官场遭嫉 , 以图明志 , 初显隐逸之心 , 直至通过《谢幼舆丘壑图》表达其林泉之志 。
风水中的人字岸 房前有岸岸下是水面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元赵孟頫《谢幼舆丘壑图》
风水中的人字岸 房前有岸岸下是水面风水如何

文章插图
元赵孟頫《洞庭东山图》
纵观赵孟頫的一生 , 仕途沉浮三十余年 , “被遇五朝” , 尤其在诗赋书画方面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面对元世祖 , 他表现出忠君、敬君、畏君的思想 。面对仕途 , 他深谙为官之道 , 看人赋诗 , 呈现出复杂纠结的内心情感 。面对至交 , 他心中又怀有另一个世界——林泉之志 , 表现出寄情山水 , 融思想于文涛墨海之中 。赵孟頫喜画南方家乡的山村水乡 , 多写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 。《洞庭东山图》画太湖洞庭湖东山之景 。东山山势非高 , 圆浑平缓 , 山径曲折 , 山居云雾迷蒙 , 岗峦隐约 。湖面波光掠影 , 一叶轻舟 , 由左方驶向对岸 , 岸上一人待渡 。近处坡石 , 杂草丛生 。描绘了太湖中的幽美景色 , 境界寂静 。画上自题:“洞庭波兮岌岌 , 川可济兮不可以涉 。木兰为舟兮为楫 , 渺余怀兮风一叶 。”此跋语中隐含着一种幽怨之意 , 表达了赵孟頫内心的矛盾与苦闷 。赵孟頫《水村图》 , 为隐居于嘉兴之汾湖的钱重鼎所作 。图中远处是群山逶迤 , 中前景是平原 , 中间点缀着村庄 , 村庄是位于山体背水一侧地势较高的滩地上 , 房屋周围栽种有各类的树木 , 河湖港汊中间还有芦苇飘荡摇曳 , 不时还有点点的渔舟往来于湖面和桥边 。天高水阔 , 空气澄明;山不高而有势 , 水不深而浩渺 , 一派安静闲逸的桃源情调 , 寄托了画家渴望摆脱宦海烦恼、追求淡泊宁静的自由生活情趣 。“吴兴八俊”之一的姚式认为《水村图》中所表达的是当时典型的江南水乡意象 , 湖州如《水村图》那样的景观处处皆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