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道法原文 黄帝四经原文译文( 三 )


,選練賢不肖有別也 。以刑正者,罪殺不赦也 。畏敬者,民不犯刑罰也 。可以正者,民死
節也 。
若號令發,必廄而上九,壹道同心,上下不□,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戰矣 。號令發
必行,俗也 。男女勸勉,愛也 。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 。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
。貴賤有別,賢不肖衰也 。衣備不相逾,貴賤等也 。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
食足而刑罰必也 。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
天有死生之時,國有死生之正 。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謂
之武:文武并行,則天下從矣 。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 。知
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佴,有佴則號令成俗
而刑伐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則守固戰勝之道也 。
法度者,正之至也 。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 。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 。精公無私而
賞罰信,所以治也 。
省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 。無父之行,不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
之力 。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 。三者備,則事得矣 。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禦之備
具矣 。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 。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 。
〈六分〉
觀國者觀主,觀家者觀父 。能為國則能為主,能為家則能為父 。凡觀國,有六逆:其
子父,其臣主,雖強大不王 。其謀臣在外位者,其國不安,其主不悟,則社稷殘 。其主失
位則國無本,臣不失處則下有根,國憂而存;主失位則國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謂頹
國 。主暴則生殺不當,臣亂則賢不肖并立,此謂危國 。主兩則失其明,男女爭威,國有亂
兵,此謂亡國 。
嫡子父,命曰上怫,群臣離志;大臣主,命曰雍塞:在強國削,在中國破,在小國亡
。主失位,臣不失處,命曰外根,將與禍鄰:在強國憂,在中國危,在小國削;主失位,
臣失處,命曰無本,上下無根,國將大損:在強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 。主暴臣亂,命
曰大荒,外戎內戎,天將降殃:國無大小,有者滅亡 。主兩,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國中
有師: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 。
凡觀國,有六順:主不失其位則國有本,臣失其處則下無根,國憂而存 。主惠臣忠者
,其國安 。主主臣臣,上下不□者,其國強 。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 。主得位臣輻
屬者王 。
六順六逆乃存亡興壞之分也 。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 。天下太平,正以
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覆載而無私也,故王天下 。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參用之,然後而有天下矣 。為人主,
南面而立 。臣肅敬,不敢蔽其主 。下比順,不敢蔽其上 。萬民和輯而樂為其主上用,地廣
人眾兵強,天下無敵 。
文德究於輕細,武刃於當罪,王之本也 。然而不知王術,不王天下 。知王術者,驅騁
馳獵而不禽荒,飲食喜樂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少而有功,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