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道法原文 黄帝四经原文译文( 四 )


勝而令行 。故福生於內,則國富而民昌 。聖人其留,天下其與 。不知王術者,驅騁馳獵則
禽荒,飲食喜樂而湎康,玩好嬛好則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無功,戰勝而令不行 。
故福失於內,財去而倉廩空虛,與天相逆,則國貧而民荒 。至聖之人弗留,天下弗與 。如
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矣 。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 。王天下者,輕縣國
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德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 。
故王天下者,天下則之 。霸王積甲士而征不備,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天下而莫敢不
聽 。自此以下,兵戰力爭,危亡無日,而莫知其所從來 。夫言霸王,其無私也,唯王者能
兼覆載天下,物曲成焉 。
〈四度〉
君臣易位謂之逆,賢不肖并立謂之亂,動靜不時謂之逆,生殺不當謂之暴 。逆則失本
,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 。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飢,失人則疾 。周遷動
作,天為之稽 。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 。
君臣當位謂之靜,賢不肖當位謂之正,動靜參於天地謂之文,誅禁時當謂之武 。靜則
安,正則治,文則明,武則強 。安則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 。參於天地,
合於民心 。文武并立,命之曰上同 。
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 。順治其內,逆用於外,功成而傷 。逆治其內,順
用於外,功成而亡 。內外皆逆,是謂重殃,身危為戮,國危破亡 。內外皆順,功成而不廢
,後不逢殃 。
聲華實寡者,庸也 。順者,動也 。正者,事之根也 。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
。禁伐當罪,必中天理 。背約則窘,達刑則傷 。背逆合當,為若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
殃 。
毋止生以死,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 。聲溢於實,是謂滅名 。極陽以殺,極陰以生,
是謂逆陰陽之命 。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 。已逆陰陽,又逆其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
其殃 。故因陽伐死,因陰建生 。當者有數,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 。逆
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 。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
下不肖,何事不治 。
規之內曰圓,矩之內曰方,懸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大小短長,權衡之
稱曰輕重不爽,斗石之量曰少多有數,繩墨之立曰曲直有度 。八度者,用之稽也 。日月星
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立,外內之處,天之稽也 。高下不蔽其形,美惡不匿其情,地
之稽也 。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 。美惡有
名,逆順有形,情偽有實,王公執之以為天下正 。
因天時,伐天悔,謂之武 。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 。其主
道,離人理,處狂惑之位處而不悟,身必有戮 。柔弱者無罪而幾,不及而趯,是謂柔弱 。
剛正而強者臨罪而不究 。名功相抱,是故長久 。名功不相抱,名進實退,是謂失道,其卒
必有身咎 。黃金珠玉藏積,怨之本也 。女樂玩好燔材,亂之基也 。守怨之本,養亂之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