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三考试不会,老师一讲就觉得简单呢?( 二 )


老师讲的过程中,这个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审题注意事项,命题思路,老师不会单独强调,而是通过题目的解题步骤一带而过,这就会导致你感觉这个题目也不过如此,而在做题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依旧悬置在哪里 。
我们经常讲学习要提高效率,所谓的提高效率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 。要真正的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
认识你自己,并提高你自己,这说起来非常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 。我们每天都在不断的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自己能否有能力做某件事情,但实际上不论是我们的听觉、视觉还是记忆,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准确无误 。
心理学家已经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可以篡改的 。通过放映照片或者讲述故事,能够改变一个人的部分童年记忆,即便是有些事情,在试验者身上没有发生过,实验结束之后,他们有可能错误的认为这些事情,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 。

为什么高三考试不会,老师一讲就觉得简单呢?

文章插图
同时,过去一些成功的经历,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过分自信,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 。
记忆扭曲和过度自信会导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过高的估计我们对某个知识的掌握情况 。
也就是说,你之前不会做的题目,老师讲过之后,你觉得比较简单,很有可能只是因为,你感觉这些题目和你已经会的题目比较相似,让你产生一种错误的满足感,认为自己这些题目自己会了而已,但实际的情况是,这类题目你并没有掌握 。
如果这类题目你已经掌握了,或者是这些题目真的比较简单,那么这类题目对你而言,肯定属于简单题目的范畴,那么在考试的这个过程中,这类题目你应该是能够做出来的 。
更何况不论是平时考试还是一些大型考试,其中有30%左右的题目都属于简单的题目,所谓的简单题目,就是80%左右的学生,能够得到分数的 。
而现在这些题目,你在考试的过程中没有做出来,这就说明,这种题型或者相关知识点上,你还是存在薄弱环节,其中很有可能一个原因就是,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没有按时的归纳整理 。
考试和平时测验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的题目都需要你自己独立完成,做题的过程中,更不会有任何在外在提示 。
甚至有些命题人会故意把知识点隐藏起来,如果你在做题的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的识别这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大脑中储存的知识都是零散的,没有任何体系可言,这就很有可能会出现在考试的过程中,因为某个知识点没有考虑到,或者是你误判了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而把本应该得分的题目做错的情况 。
针对上面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办法 。
为什么高三考试不会,老师一讲就觉得简单呢?

文章插图
在学习文科的过程中,多看多听多写,确实有助于成绩提高,但在学习理科的过程中,仅仅追求数量,没有彻底弄懂每个知识点的原理,基本思路以及题目特征等,仅仅依靠多看多听,多做题,成绩也很难有质的飞跃 。
而在学习理科的过程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做一道题目,争取把一类题目弄会 。
一般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目之后,他们当然也会看这道题目,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但是他们不仅仅停留于此 。而是会继续停下来思考一下,这道题目,都考察了哪些知识点?这些题目有哪些特征?它能不能代表一类题目?如果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发生了变化,解题思路会不会发生变化?我的解题思路和老师的解题思路是不是一致的?有没有其他更便捷的解题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