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车人的网名 机车群昵称网名大全( 二 )


心好先生在当地转悠了好久 , 发现所谓摩托俱乐部要么是卖车的 , 要么是修车的 , 想成为他们的会员 , 先要成为顾客;在本地摩托论坛里潜水 , 他发现网上的车迷群体是年轻人的天下 , 他们说的、做的都提不起他的兴趣 , 年龄所产生的代沟 , 不是摩托车所能抚平的 。 论坛里经常有发起活动的帖子 , 心好先生也参加了几回 , 感觉跟年轻车迷们越跑越跑不到一起去 。 首先是聊不到一起去 , 年轻人的话题他不感兴趣;他说的 , 年轻人又不“感冒” , 没有共同语言 , 怎么在一起玩?最无法让他融入年轻人的摩托圈子的原因还是上路时的驾驶习惯------心好先生把摩托出行当作休闲放松 , 喜欢在路上悠哉悠哉地晃悠 , 而年轻车手们大多喜欢疯跑 , 跟他们一起出去是件很累人的事情 , 失去了休闲的意义 。 “不是说没有人就不能玩了 , 一个人单枪匹马总比不上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出去 , 有事时互相有个照应 , 玩起来更轻松 。 ”向往“集体”摩托生活的心好先生如是说 。 为了找到集体 , 他费了不少力气 , 但是 , 当地庞大的摩托车圈子里就是没有老年车手的立足之地 。
一天 , 心好先生在网上看到一则“户外群”的消息 , 脑袋里突然灵光一现:如果我建个群 , 召集上年纪的车手加群一起玩 , 应该也可以吧?说干就干 。 本来 , 这个群的名字想叫“老年摩托群” , 但转念一想 , 只是“老年”有点“窄”了 , 再说玩摩托车的哪个服老?于是 , 心好先生经过反复掂量 , 把群名改成了“中年” , 成员年龄从30开始 , 没有上限 。
几天时间 , 申请入群的中老年车手就超过了40人 , 大家在群里聊得热火朝天 , 纷纷表示:终于找到“组织”了 。 心好先生这才明白:跟他一样向往“集体”生活、渴望在交流和互助中“众乐乐”的中老年车手大有人在呀 , 这个群 , 太有成立的必要了 。
在“群员”的强烈要求下 , 中年摩托群成立不久就发起了一次活动 。 那天几十辆车早早来到集合地点 , 已经在群里熟悉的中老年车手们握手拥抱 , 将网络中的友谊在现实中延伸 。 那次活动非常成功 , 性格沉稳的中老年车手们行得安全、游得开心、吃得舒服 , 尽兴而归 。 之后 , 中年摩托群每个星期都要组织一次出游活动 , 成员足迹遍布苏鲁豫皖地区的知名景点 , 群内成员已接近200人 , 在当地车迷圈子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 随着中年群的日益壮大 , 有人劝心好先生干脆成立个俱乐部算了 , 打着摩托俱乐部的旗号出去又气派又显得“正规” , 比“摩托群”名正言顺多了 , 说不定还能引起商家注意拉来赞助呢 。 对此 , 心好先生只是笑笑 。 他成立中年摩托群的初衷是寻找快乐 , 中老年车手们加入中年摩托群的目的也是寻找快乐 , 既然这个群已经为大家带来了快乐 , 成立俱乐部实在是多此一举了 。
当地许多曾风光一时的摩托俱乐部都销声匿迹了 , 心好先生的中年摩托群仍是红红火火 。 谈及红火如初的原因 , 心好先生说 , 让中年群发展壮大的基础是中老年人成熟稳重的性格和简单的玩车心态 , 大家就是结伴骑着摩托车“找乐子” , 再无其他 。 简单的心态借助车友群交流的便捷 , 为中年摩托群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 真正的快乐成群 。
笔者也成立了一个类似的车友群 , 汇聚了各地一帮经常联系的熟悉的老车友 , 平时聊聊天 , 有空就就近小聚一下 , 感觉真的很好 。
扎堆于排量——机车驿站
马振说 , 他从没有看不起小车 , 但他只玩大车 , 喜欢大车只是一种“发烧” , 无他 。 但是 , 对小排量车尊重的他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尊重 , 许多骑小排量摩托车的车手对大排量车主仿佛有一种天生的敌意 , 看大车的时候眼里是羡慕 , 看车主时的眼神却很复杂 。 在这里 , 排量和年龄一样 , 成为车迷之间很难逾越的鸿沟 , 除却其中的偏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 , 只是功率造成的速度差距就让大车和小车无法跑到一起去 。 这就是马振创建“机车驿站”的原因 。 “人是社会的一份子 , 绝不能也不可能脱离社会成为独立的个体 , 玩大车的人也不想做‘独行侠’ , 更不想成为小排量群体中的‘焦点’ , 我们需要一个自由和公平的交流平台 , 在这里没有偏见和白眼 , 一帮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的车友一起交流、出游 , 享受大车带来的乐趣……”马振说:“成立之初 , 我的目标就是让‘机车驿站’成为本地大排量车迷网络中和现实中的家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