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25)


相对来说,怀疑明仁宗有遗传病,怀疑紫禁城风水不好,怀疑皇帝的饮食不科学,要靠谱一些 。
先说明仁宗的遗传病问题 。
从朱元璋和朱棣的生平来看,这爷俩有遗传病的可能性不大 。问题应该是出自明仁宗的姥爷家,也就是徐达家族 。
因为徐达(53岁)及其子女:仁宗生母,仁孝皇后徐氏(46岁);徐辉祖(40岁);徐膺绪(45岁);徐添福(早卒) 。
徐皇后所生三子:明仁宗(47岁);汉王朱高煦(46岁,被朱瞻基处死);赵王朱高燧(48岁) 。
以及明仁宗诸子:朱瞻基(36岁)、郑王朱瞻埈(62岁)、越王朱瞻墉(34岁)、蕲王朱瞻垠(15岁)、襄王朱瞻墡(72岁)、荆王朱瞻堈(47岁)、淮王朱瞻墺(37岁)、滕王朱瞻垲(16岁)、梁王朱瞻埴(30岁)、卫王朱瞻埏(22岁) 。
普遍都不怎么长寿 。
如果只是一两个,倒也罢了 。但如果普遍都是如此 。
再加上史料对仁宗身体状况的记载,体重300多斤,腿脚还不利索 。
那明仁宗带有遗传病基因,如现在常见的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心肌梗塞之类的隐性遗传病,然后影响到后代的传言,就不能说是空穴来风了 。
估计朱瞻基以及之后不长寿的明穆宗、明孝宗等等,多少都受了仁宗基因的影响 。
再说紫禁城的风水问题 。
风水方面,不太懂 。但从清朝的情况:短命皇帝,如顺治、同治,长期住在紫禁城 。而长寿的皇帝,如康熙、乾隆、嘉庆,包括慈禧,普遍不爱住在紫禁城来看 。
长期窝在紫禁城内,对健康确实不利 。皇帝要想长寿,还是要多出去走动 。
万历皇帝是个例外 。他窝在紫禁城,活了近60岁 。他要是多运动,估计可以比老祖宗朱元璋要活的久 。
再就是皇帝的饮食 。
根据《明实录》记载,太祖、成祖朝的御膳还算营养合理,既有所谓的“硬菜”,也有苦菜根、苦菜叶、蒲公英、芦根、苦瓜、齑芹之类的小菜 。
而到了后来,由于皇帝都忘了太祖忆苦思甜的祖训,且不爱吃素,天天都是吃类似烧天鹅、川炒鸡、烧肉、荔枝猪肉、鲟鳇鲊、猪耳脆、煮鲜肫肝、玉丝肚肺、蒸羊、牡丹头汤、鸡脆饼汤、玛瑙糕子汤、木樨糕子汤、蜜汤、牛奶之类的高脂高盐,巨油腻的食物 。
于是,皇帝的身体也就普遍不怎么样了 。
其实别说是明朝人,就算是现代人,按这个菜谱吃,天天这么吃,能不得三高,能活个五六十岁,就已经是祖宗庇佑了 。
说到御膳安排不合理 。明朝的御医,也很值得吐槽 。
明朝御医给皇帝治病,奉行的宗旨一贯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御医之间,彼此都有暗号 。什么病,彼此递个眼神,都是心照不宣 。诊断和开药,都要按照《医宗金鉴》等古书 。这样即便把皇帝治死了,他们也不用担责任 。
明朝好几个皇帝都是暴毙 。搁今天,或许能救活 。但落到明朝太医手上,那就是个死 。
让这些人给皇帝看病,医死了正常,救活了才是奇迹 。(清朝也一样,半斤八两)
以上,都只是猜测 。可能有关系,可能没什么关系 。
但朱瞻基的英年早逝,个人觉得,应该是与明仁宗有很大关系 。
明仁宗肯定有隐性遗传病,而从朱瞻基发病到驾崩的过程之快来看,他可能有心脏病 。
古代没治心脏病的条件,得这个病,基本等于没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