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说:“冒昧问一下,圣人的各种美德中,没有比孝道更美的吗?”
孔子说:“天地万物的本性,人最珍贵 。人的各种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伟大的;各种孝行中,没有比敬父更伟大的;各种敬父之礼,没有比配天更伟大的,也就是敬父齐同敬天,这正是周公所做的 。从前周公在郊外主祭始祖后稷,就是配天;在明堂宗祀文王,就是配上帝 。所以四海之内的各国诸侯,都纷纷按各人的爵位和身份来助祭 。可见,圣人的美德,哪里还有比孝道更美的呢?所以孩子从小在父母膝下玩耍,得到贴身呵护和严格要求,也就不知不觉懂得敬爱父母 。圣人就靠严格要求来培养敬心,靠贴身呵护来培养爱心 。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需要刻意的训令就能完成,圣人的政务之所以不需要严苛的政令就能理顺,都是由于抓住了根本 。父慈子孝之道,是人的天性,君仁臣敬之义就蕴含在其中 。父母生儿育女,传续命脉的大恩无与伦比;国君临朝如父,知遇群臣的厚德天下无双 。因此,不爱自家亲人而去爱人家亲人的,叫做悖德;不敬自家父母而去敬人家父母的,叫做悖礼 。让孝子去效法逆子,人民就没有行为准则了 。所作所为如此的不好,全都是坏事,即便得了一点便宜,君子也不会看重的 。君子的做法却不同,说话一定考虑如何言之有物,行为一定考虑如何令人愉快,自身的素养一定要受人尊敬,做事的方式一定要成为模范,仪态举止一定要赏心悦目,上朝退朝一定会遵守礼法,这样去影响人,带动人 。因此,部下也就敬畏他,爱戴他,效法他,模仿他 。这就能够成就道德教化,推行政令 。正如《诗经·鸤鸠》唱的:‘大人君子,礼仪不错 。’”
纪孝行章第十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
孔子说:“孝子服侍父母,是这样的——跟父母在家,恭恭敬敬;给父母做饭,欢欢喜喜;见父母有病,忧心如焚;给父母发丧,哀痛不已;为父母祭祀,如同在世 。这五大孝心全部具备,然后才算能服侍好父母亲 。能服侍好父母亲,才能做官员不骄横,做部下不乱来,和同事不争斗 。做官员骄横,会死路一条;做部下乱来,有牢狱之灾;对同事好斗,会大打出手 。这三大恶习不消灭,即便天天给父母好酒好菜殷勤奉养,也仍然是个不孝之子 。”
五刑章第十一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
孔子说:“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律的条文有三千,其中最大的罪行莫过于不孝 。要挟君王的,目无上级;非难圣人的,目无礼法;非难孝子的,目无父母——这都是大乱之道 。”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广要道章第十二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 。敬其兄,则弟悦 。敬其君,则臣悦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 。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谓之要道也 。”
孔子说:“教育民众热爱君王,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孝敬父母 。教育民众顺从尊长,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尊敬兄长 。引导四海移风易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乐天知命 。稳定政权治理大众,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君王自己遵礼守法 。礼,就是一个“敬”字 。君王敬人家的父母,人家子女高兴;敬人家的兄长,人家弟妹高兴;敬人家的君王,人家臣子高兴;敬人家一个人,人家千万人高兴 。被敬的少,高兴的多,这就是先王手上的万能钥匙 。”
- 卖炭翁翻译全文 卖碳翁原文及译文
- 别董大全文翻译简单 高适别董大的古诗
-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全文翻译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赏析
- 触龙说赵太后重点注释 触龙说赵太后全文翻译
- 收藏48句赞美父母爱的名言 关于赞颂父爱的名言佳句
- 礼记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礼记内则原文及译文
- 中庸全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解读
- 淮南子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淮南子全文及译文解析
- 日出东南隅行陆机翻译 日出东南隅全文翻译
- 颂春风的诗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