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质书赏析 与吴质书原文及翻译

创作背景:
曹丕与建安七子中的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都是过从慎密的好友 。然而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 瘟疫流行 , 徐干、阮瑀、应玚、陈琳、刘桢同时病死 , 同年王粲也逝去了 。曹丕内心悲痛 , 于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给一起同游宴的吴质写了这封信 。曹丕简介: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 , 字子桓 ,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 曹魏的开国皇帝 , 公元220-226年在位 。他在位期间 , 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 , 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 , 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 。除军政以外 , 曹丕自幼好文学 , 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 , 尤擅长于五言诗 , 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 , 并称三曹 , 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另外 , 曹丕著有《典论》 , 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 , 谥为文皇帝 , 葬于首阳陵 。
与吴质书注释:
二月三日 , 丕白 。岁月易得 , 别来行复四年 。三年不见 , 《东山》犹叹其远 , 况乃过之 , 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 , 未足解其劳结 。二月三日 , 曹丕说 。时间过得很快 , 我们分别又将四年 。三年不见 , 《东山》诗里的士兵尚且感叹离别时间太长 , 何况我们分别都已经超过三年 , 思念之情怎么能够忍受呢!虽然书信来往 , 不足以解除郁结在心头的深切怀念之情 。白:说 。岁月易得:指时间过得很快 。行:将 。复:又 。”《东山》”句:《诗经·豳风·东山》:”自我不见 , 于今三年 。”写士兵的思乡之情 。远 , 指时间久远 。支:承受 。书疏:书信 。劳结:因忧思而生的郁结 。
昔年疾疫 , 亲故多离其灾 , 徐、陈、应、刘 , 一时俱逝 , 痛可言邪?昔日游处 , 行则连舆 , 止则接席 , 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 , 丝)竹并奏 , 酒酣耳热 , 仰而赋诗 , 当此之时 , 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己分 , 可长共相保 , 何图数年之间 , 零落略尽 , 言之伤心 。顷撰其遗文 , 都为一集 , 观其姓名 , 已为鬼录 。追思昔游 , 犹在心目 , 而此诸子 , 化为粪壤 , 可复道哉?前一年流行疾疫 , 亲戚朋友多数遭受不幸 , 徐干、陈琳、应瑒、刘桢 , 很快相继都去世 , 我内心的悲痛怎么能用言语表达啊?过去在一起交往相处 , 外出时车子连着车子 , 休息时座位相连 , 何曾片刻互相分离!每当我们互相传杯饮酒的时候 , 弦乐管乐一齐伴奏 , 酒喝得痛快 , 满面红光 , 仰头吟诵自己刚作出的诗 , 每当沉醉在欢乐的时候 , 恍惚间却未觉得这是难得的欢乐 。我以为百年长寿是每人应有一份 , 长久地相互在一起 , 怎想到几年之间 , 这些好朋友差不多都死光了 , 说到这里非常痛心 。近来编定他们的遗著 , 合起来成为一本集子 , 看他们的姓名 , 已经是在阴间死者的名册 。追想过去交往相好的日子 , 还历历在目 , 而这些好友 , 都死去化为粪土 , 怎么忍心再说呢?昔年疾疫:指建安二十二年发生的疾疫 。离:通”罹” , 遭遇 。徐、陈、应、刘:指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 。连舆:车与车相连 。舆 , 车 。接席:座位相挨 。须臾:一会儿 。相失:相离 。觞酌(shāng zhuó)流行:传杯接盏 , 饮酒不停 。觞 , 酒杯 。酌 , 斟酒 , 代指酒 。丝:指琴类弦乐器 。竹:指箫笙类管乐器 。忽然:一会儿 , 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不自知乐:不觉得自己处在欢乐之中 。谓百年己分(fèn):以为长命百年是自己的当然之事 。分 , 本应有的 。相保:相互保有同处的欢娱 。图:料想 。零落略尽:大多已经死去 。零落 , 本指草木凋落 , 此喻人死亡 。略 , 差不多 。“顷撰”二句:我最近撰集他们的遗作 , 汇成了一部集子 。顷 , 近来 。都 , 汇集 。鬼录:死人的名录 。化为粪壤:指死亡 。人死归葬 , 久而朽为泥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