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原文赏析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

明日 , 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
中元節|七月半

俗稱鬼節、七月半 ,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 , 時在農歷七月十五日 , 部分在農歷七月十四日 。
七月半 , 中元至 , 地官誕 , 地府慶 。
鬼門大開 , 逝者歸家 , 亦求團聚 。
月滿時分 , 总是倍思亲 , 
宰雞殺鴨 , 焚香燒衣 , 
人間家家備祭品 , 等候亲人魂歸來 。

中元普渡

中元節曾是中國八大節之一 , 因近代歷史原因盛況不再 。
過去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 , 
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 , 
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 , 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 。
較為隆重者 , 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 。
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 , 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
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钟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 , 
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

古時盛況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先數日 , 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 。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 。潘樓並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 。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 , 及印賣《尊勝目连經》 。又以竹竿斫成三棚 , 高三五尺 , 上織燈窩之狀 , 謂之盂蘭盆 , 掛搭衣服冥錢在上焚之 。構肆樂人 , 自過七夕 , 便般‘目連救母’雜劇 , 直至十五日止 , 觀者增倍 。”

從七夕到中元節 , 街市井巷依然灯火不絕 。
坊間樂歌者 , 換了目連救母等戲 , 以示孝 , 
一直出演到七月半 , 這時候看戲的人比七夕還多呢 。
街頭燃蠟燭、陳果餅、掛冥錢 , 煙火瀰漫 。
因此每到農歷七月十五中元節 , 
家家上墳扫墓 , 祭拜祖先 。

點河燈 , 焚紙錠 , 
四处燃火光 , 為亡者照回家之路 。
陆為陽 , 水為陰 , 
水下神秘昏黑 , 藏著幽冥地府 , 
鬼魂在那裏沈淪 , 故而在水裏放燈 , 
悼念逝者 , 祝福親友 。
滿湖星斗涵秋冷 , 萬朵金蓮徹夜明

祭祖

七月原是小秋 , 有若干農作物成熟 , 民間按例用新米等祭供 。
《東京夢華錄》卷一說:
“中元前一日 , 即買練葉 , 享祀時鋪襯桌面 , 
又買麻谷巢兒 , 亦是系在桌子腳上 , 
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

七月小秋作物成熟 , 講究孝道的中國人 , 
例要向先祖報告 , 並且請老祖宗嘗新 , 
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

“中元”亦稱“鬼節” , 
凡新喪人家 , 照例上新墳 , 
為防鬼魂作怪 , 也祭孤魂野鬼 , 
民間設道場 , 請法師做法 , 去冤鬼怨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