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文及解释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解释(19)


【译文】因此 , 在散地作战 , 我方就要使军心稳固;在轻地 , 我就要使部队相连接;在争地作战 , 我方要令后续部队迅速跟进;逢交地 , 我就要谨慎防守;在衢地 , 就要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人重地 , 就要保证军队粮食的不断供应;经圮地 , 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 , 就要堵塞缺口;到了死地 , 就要显示死战的决心 。
故兵之情 , 围则御 , 不得已则斗 , 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 , 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 , 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 , 不能得地利 。四五者 , 不知一 , 非霸王之兵也 。夫霸王之兵 , 伐大国 , 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 , 则其交不得合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 , 不养天下之权 , 信己之私 , 威加于敌 , 故其城可拔 , 其国可隳(huī) 。施无法之赏 , 悬无政之令 , 犯三军之众 , 若使一人 。犯之以事 , 勿告以言;犯之以利 , 勿告以害 。
【译文】所以 , 士卒的心理变化是:被包围就会抵御 , 迫不得已就会战斗 , 深陷于危险的境地就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列国诸侯作战计谋 , 就不能与之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情况 , 就不能行军作战;不用当地人做向导 , 就不能得到地形之利 。这些情况 , 如果有一项不了解 , 都不能算争王称霸的军队 。强大的军队 , 攻伐大国 , 可使其军民来不及动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