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锤定音打破房价“永涨”神话,跌多少合适?专家9字点破( 二 )
官方发出新闻稿是昨天下午 , 但是讲话的时间其实是9月3日 。 延迟了近一周报道 , 但还是迅速被所有媒体精准捕捉 ,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此事件传递的信号足够重磅 。
郭主席一贯以“说到做到”著称 。 去年 , 他说“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 , 随后便重拳出击 , 三年内不断壮大成长起来的网贷平台 , 死伤惨重;上半年他说 , 房地产融资挤占了信贷通道 , 7-8月针对开发商融资的政策收紧拍马杀到 , 开发商钱袋子被牢牢捏住 , 无奈只能通过降价促销回款 。
通过这些既已发生的事实 , 估计再没有人敢对银保监“一把手”的重磅发声掉以轻心了——轻视的后果可能就是彻底覆灭 , 网贷行业倒掉的老板深有体会 , 开发商现在也正在经历这种痛苦煎熬时期 。
说回到郭主席讲话本身 , 全部发言涉及房地产的内容仅88个字 , 但是释放的信号却威力无穷:再次强调了要“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 , 什么意思?其实算是对6月份发言的再一次重申 , 彼时他说得很多也很具体:房子只用于投资或者投机 , 那就是水泥和砖头 , 要防止房地产的投资行为 。 历史证明 , 如果过度的依赖房地产最终会付出代价;当然更提到了“房地产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
相比三个月前 , 这次郭主席说得更直接清除 , 要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倾向 , 以我个人理解 ,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 , 新一轮对房地产金融市场方面的整顿 , 比如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严查严打等 。 依据是他提到了针对“部分交叉金融产品流入房地产领域”的情况 , 要“立查立改、即知即改” 。
事实上 , 监管严查资金用途已经开始了 , 比很多人想象的来得更早 。 9月10日 , 财联社报道称:记者从数个消息源获悉 , 监管正在严查信用卡资金流入楼市情况 。 据悉 , 检查范围涉及信用卡与房地产相关的多个业务类别 , 包括住宅与商业地产开发、房地产代理和经纪、房地产建筑安装工程、不动产管理、出租等休假类房地产 。 与此同时 , 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下调房地产类商户交易限额 , 并限制在住宅、地产中介等商户刷卡交易 。
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郭主席一说话 , 开发商抖三抖 。 现在看来 , 此言非虚 , 倘若这次监管风暴再次开启 , 相信不止开发商要抖三抖 , 很多投机炒房的激进炒客也要跟着遭殃了 。 对开发商融资收紧 , 已经逼迫他们降价促销卖房回款了 , 如果金融政策再继续收紧或严控 , 对开发商的影响会雪上加霜 , 对于即将打算购房的刚需来说的确是大快人心 。
其次、刚刚过去的国常会也释放了重磅信号——钱不准流向楼市 , 房地产没钱 , 高房价如何支撑?
9月4日国常会上明确提到:要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 而非房地产;而且首次明确指出在加快发行使用地方专项债的同时 , 专项债不得涉房涉地 。 我看到的重要信息就一条:钱不准流向楼市 , 就连惯用了几十年的“发行地方专项债”的通道也被关上了 。
9月6日 , 央行通过“全面+定向”降准释放0.9万亿流动性 。 然后地产商的置业顾问和房产中介们就“自嗨”了 , 他们用“重磅利好”、“房价要再次起飞”等能用得上的所有字眼 , 刷爆了朋友圈 。
但在我看来不过是自欺欺人 。 这一次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太一样 , 倘若降准是单独推出 , 这些曲解的舆论还能忽悠住人 , 但是国常会一锤定音在前 , 明确提出这是支持实体经济 , 一些不明是非的人 , 仍然曲解成是利好楼市 , 在我看来不是蠢就是坏——全国人民都在一条心推动实体制造业发展 , 有些人还在牺牲大局谋一己私利 , 盼着房地产再次起飞 , 房价再一次刷新国人认知 , 这就是典型的丢了西瓜捡芝麻 。
钱不能流向房地产 , 该去向何处呢?银监会、国常会、证监会等领导都明确提到了:服务实体经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