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简短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意图( 二 )


教师:说一说你听完歌曲的感受 。
学生:曲折跌宕,大起大落 。
认识一个伟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去阅读、聆听伟人的故事和作品,所以教师让学生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使学生感受贝多芬同命运抗争,绝不能被它征服的精神 。
而对于闻一多,学生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二语文的《最后一次讲演》,讲述的是闻一多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演讲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建国大业视频中闻一多在激昂演讲完后遭暗杀片段,学生仿佛置身在演讲现场 。
随后教师进行提问:从两位伟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精神?
学生:贝多芬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放弃艺术事业 。闻一多不屈不挠,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 。
教师:闻一多和贝多芬两位伟人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与小组依据贝多芬和闻一多的命运和事迹进行探讨并分析,从而得出答案 。
学生:贝多芬的梦想是音乐,闻一多的梦想是实现民主国家 。
随后教师再为让学生阅读梁启超的《学问之趣味》和林语堂的《论梦想》,让学生在阅读后,围绕学问、梦想进行交流,并对文章中一些问题、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
像读完《学问之趣味》后,讨论“什么是学问趣味?”像读完《论梦想》,讨论“为什么要将人类与猴子相比?”从而引出最后一课《动物故事两则》
设计意图:用问题引出主题,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调动起学生参与群文阅读活动兴趣,问题要密切有联系,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而这些问题还给学生提供了讨论交流的话题,也为下面《学问之趣味》《论梦想》《动物故事两则》教学做铺垫,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 。
(三)读写结合,提升质量
最开始已将五篇文章进行分类,当教师讲到《贝多芬百年祭》时,可以与《民族斗士闻一多》相结合,让学生品读,分析贝多芬和闻一多的人物性格,和梦想,再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展开写作,题目可以是“伟人的理想”在作文中不仅要阐述二人地理想,还要与自己的梦想相联系,把自己的梦想和当今的时代主题相联系 。从这篇作文中引出,梦想的前提是学问,学问的前提是有趣,从而点明《学问之趣味》《论梦想》,继续让学生进行品读,去思考作者对学问和梦想的理解,再围绕梦想与学问展开写作 。当然教师也可以先将五篇文章都讲解完,提取五篇文章的重心论点“梦想”和“精神”“学问”,随后让学生在写作中融入这三个论点,从而实现读写结合 。
设计意图:运用读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活动质量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对自身逻辑能力的提升,在写作过程中是对思维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材,组合文章
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由于群文阅读涉及到的文章比较多,如果按照传统单篇教学,一节课是无法讲完五篇文章的 。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进行文章组合,并明确每一个组合教学目标和方向,建立不同阅读文本间的联系,全面贯彻落实群文阅读教学培养目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
(二)创新教学,趣味交流
群文阅读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具有课堂选择权和主导权,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摒弃传统“师讲学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参与群文学习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和文化素养,分析高中生的兴趣爱好是听歌、看视频,需要提升的知识能力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养成的文化素养为语文核心素养,依据这些去创新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在学习中进行趣味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