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或许 , 学习硬件还有更广阔的未来 。
撰文 | 王金晓
图片 | 张子悦
那天 , 我拿着下面这张图给心爱的女孩 。 然后过了1分钟 , 除了我认识的这四个字她没写 , 其他的全发了一遍 。
文章图片
原因很简单 , 她拿着词典笔扫了一圈 , 所有字都有 。
我恨技术进步!
文章图片
其实 , 词典笔已经不是新鲜玩意儿 。 去年 , 我们测评了有道词典笔2 。 没过多久 , 有道就推出3代专业版 。 2代与3代推出间隔不到一年 , 本来预期的技术进步可能有限 。 但在测评时 , 还是被惊艳到了 。
超预期的识别效率 有道词典笔3专业版取消了2代的Home键 , 毫无疑问这是个正确的选择——原本Home键存在的价值并不高 , 只在一键返回主屏幕时用得到 。 可因为Home键的存在 , 2代的屏幕只有1.9英寸、屏幕太小 , 承载的信息量有限 。
去掉Home键后 , 有道词典笔3专业版的屏幕增加到3英寸 。 能够展现更多的内容 , 体验有明显改变 。
文章图片
除了外观 , 3代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识别效率 。 在测评2代时 , 英译汉反而是体验相对一般的环节 。 因为作为拼音文字 , 英语字母间的间隔很小 , 很多字母的形状相似 , 对机器识别来说容易出错 。
但到3代身上 , 这种识别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变 。 官方给出的数字是98% , 在实际体验上 , 密密麻麻的文字里 , 机器能轻松识别每一个词 , 基本不需要二次扫描 。
【有道词典笔专业版3测评:再见了词典,不用你也能远航】
文章图片
不只是拼音文字的识别 , 3代还打破了介质的限制 。 此前 , 大多数词典笔通常都是对纸质文字识别效率高 , 对反光介质的识别效率低 , 这是OCR识别天然的难题 。 但是在3代身上 , 我们用词典笔扫描手机屏幕 , 依然可以识别并较精准地翻译出来 , 而且很多生僻的名字也能对应翻译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也许 , 用词典笔扫描手机多此一举 , 但能够突破介质在很多应用场景下价值很高 。 比如 , 国外的公交站、网站上一些无法选定的文字等等 , 高识别率的价值就体现出来 。
更让人觉得惊喜的是 , 对很多手写体 , 不管是七扭八歪的汉字还是多少有点连笔的英文 , 3代都能有不错的识别准度 。
特别是当体验过2代之后 , 在3代身上感受的技术进步相当明显 。 以至于当体验了一段时间的3代后 , 总是忍不住想找各个地方的文字试试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技术的进步 , 并不只是反映在识别效率上 , 还在容量上 。 一支笔的大小 , 如今已经能够抵得上一桌子词典 。 据官方介绍 , 词典笔3代增加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韦氏大学英语词典” , 还增加了日语、韩语翻译 。 也就是说词典笔3代不仅能翻译英语 , 还能翻译日语和韩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