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训练?太空授课将有什么惊喜?对话神十三航天员乘组( 二 )


此次任务 , 翟志刚将和战友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里驻留6个月时间 。 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在轨飞行68小时27分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半年的太空生活 , 翟志刚和中国航天人一起探索 , 中国载人航天之路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
再次开启一段崭新的飞天之旅 , 翟志刚如此展望:“高高兴兴地飞出去 , 兢兢业业地飞行 , 安安全全地飞回来 。 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好!”
王亚平:王亚平说会给孩子们带来惊喜
还记得那位在太空授课的中国女航天员吗?
没错 , 她就是王亚平 , 即将第2次踏上太空之旅 。
8年前 ,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 。 在天宫一号上进行首次太空授课 , 王亚平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
8年后 , 王亚平即将成为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 她的脸上多了几分自信与从容:“这些年 , 我一直处于奔跑状态 , 时刻准备着创造新成绩 。 为征战更深更远的太空而努力奋斗 。 ”
出生于山东烟台小山村的王亚平 , 小时候经常帮父母干农活 , 是学校里的长跑健将 。
高三那年 , 她参加了女飞行员选拔 , 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被录取 。
东北航校的求学经历让她难忘:“寒冬零下20多摄氏度 , 每次跑步衣服里面是汗 , 外面是霜 , 睫毛上都是小冰粒……”那段时间 , 王亚平觉得像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比赛 , 不拼尽全力就会被淘汰 , “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那就是坚持 。 ”
毕业后 , 王亚平来到空军某部 , 成为一名飞行员 , 能够熟练驾驶4种机型 。 2010年 , 王亚平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
成为航天员 , 耀眼光环的背后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 从加入航天员队伍到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 面对复杂繁多的训练科目 , 王亚平一次次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
“一飞冲天的豪迈 , 鲜花簇拥的归来 , 这些镜头前的光鲜场景总是短暂的 , 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 。 ”从神舟十号凯旋到如今神舟十三号再度出征 , 王亚平坦言 , “这8年时间 , 每天都是备战状态 , 随时做好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准备 。 ”
此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 飞行时间更长、任务更繁重、难度更大 , 对航天员飞行器状态的掌握、航天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
“与男航天员相比 , 女航天员的体能难免有差距 。 但在浩瀚太空 , 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改变它的环境 , 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 。 ”王亚平说 。
过硬的实力来自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 。 穿戴好重达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 , 深入10米深的模拟失重水槽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 。 对加压后舱外服的操控力 , 她要比男航天员更努力才能做到 。
如何提高上肢力量?一个字——“练”!
体质训练教员谷志明对此深有感触:“每次王亚平都有针对性地加练臂力 , 抓握铅球、俯卧撑、举杠铃……她练得非常刻苦 。 ”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 王亚平笑着说:“从事航天员这份职业 , 美不是重要的 , 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才最重要 。 ”她经常和大家比一比谁的胳膊粗、谁的肌肉更强壮 。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 , 就不知道其中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验过 , 就不知道其中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 , 就不知道其中真谛 。 ”王亚平将这些感受娓娓道来 , 柔声细语中充满着力量 。
无数次的高强度训练 , 支撑着王亚平的底气:“练好本领 , 完成祖国赋予的神圣使命” 。
这份底气里 , 饱含着一种渴望 。 第一次40分钟的太空授课 , 王亚平面对的是全国6000万名中小学生 。 “那种亲手为孩子们播种航天梦想、开启追梦旅程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她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