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训练?太空授课将有什么惊喜?对话神十三航天员乘组

翟志刚:有信心也有能力把任务完成好
时隔13年 , 刚过完55岁生日的翟志刚即将再度踏上飞天之旅 。
对于这位航天英雄 , 人们的印象大多定格在2008年9月27日——当天16时41分 , 身穿“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 , 在浩瀚宇宙迈出中国人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
从此 , 茫茫太空有了中国足迹 。 翟志刚手中挥动的五星红旗分外鲜艳 , 深深印刻在亿万中华儿女的脑海 。
从太空漫步到驻留“天宫” , 2021年10月 , 翟志刚又一次参与并将要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前进的步伐 。
光辉时刻的背后 , 是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与默默坚守 。
小时候 , 翟志刚家境困难 , 读书学费是母亲卖炒瓜子一笔笔攒下的 。 高三时 , 他所在班级常常组织补课 , 遇到夜晚停电 , 教室里只能用汽油灯照明 。 翟志刚坐在后排 , 光线不足 , 他就在口袋里揣上一小截蜡烛头 。
就是这一小截蜡烛头 , 翟志刚也只在上课时用 , 一下课马上吹灭 , 用纸包起来装进口袋……艰苦的求学岁月里 , 一小截蜡烛头照亮了他心中的梦想 。
从考入飞行学院到成为航天员 , 敢吃苦、能吃苦的精神意志 , 始终支撑着翟志刚一路前行 。
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 , 航天员要进行首次太空行走 , 这意味着航天员必须练就强大的体能 , 完成更危险、更富挑战性的科目 。 在模拟失重水槽里 , 翟志刚身着水下训练服 , 在10米深的水下进行模拟失重训练 。 每次训练结束浮上水面 , 他都累得几乎虚脱 , 训练服里浸满了汗水 。
梦想好像在那一刻有了重量 , 全都由晶莹的汗水凝结而成 。 凭着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 翟志刚踏出了关键一步 。 在19分35秒的太空行走中 , 他“走”了9165千米 , 在当时被新闻媒体称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
这是翟志刚个人的一小步 , 也是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的一大步 。
看似顺利出舱活动的背后 , 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打开舱门时 , 轨道舱突然响起火灾报警 。
千钧一发之际 , 翟志刚与战友刘伯明稍作眼神交流 , 彼此心中便达成默契:就算回不去 , 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留下历史性的一刻!
翟志刚毫不犹豫地迈出舱门 , 战友刘伯明果断调整任务步骤 , 先把五星红旗递给了他 。 翟志刚挥动国旗向地面报告 , 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当人们从电视直播中看到这一画面时 , 翟志刚和战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如果发生不测 , 就让挥舞国旗的画面作为向祖国的永久告别……
事后分析表明 , 轨道舱火灾警报只是一场虚惊 。 直播画面里的太空 , 依然深邃宁静、茫茫无际 , 翟志刚漫步其间的身影 , 浪漫、轻盈更显英勇和无畏 。
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 , 都是下一次任务的开始 。 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 到2008年成为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 翟志刚用了整整10年时间 。 从神舟七号出舱活动到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 , 这期间 , 他又度过了13年 。
23年里 , 翟志刚曾数次担任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备份航天员 , 数次与任务擦肩而过 。 日复一日的训练、一次次接受选拔 ,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来?
“航天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骨髓里 。 ”翟志刚说 , 他为飞行而生 。 梦想与热爱 , 是他坚守信念、克服种种困难的“燃料” 。
为了磨砺心性 , 训练之余 , 翟志刚喜欢上了书法 。 “练正楷是功夫活 , 有可能三四个月过去了 , 你的进步看起来微乎其微 , 但只要你坚持到第五、第六个月 , 必有收获 。 ”翟志刚说 , 航天员这3个字要一笔一画地写 , 踏踏实实 , 不能投机取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