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支持具有临床价值创新产品的大趋势下 , 手术机器人有望因此受益 , 获医保支付的速度加快 。
今年8月30日 , 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卫健委以及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简称《通知》) , 在废止115项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同时 , 又增加一批新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 。
其中 ,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作为辅助操作亦取得北京医保支付资格 , 从今年10月23日起 , 将与“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共同纳入北京医保支付目录 。
文章图片
图|10月23日起 , 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将被纳入北京甲类医保支付目录 , 患者可全额报销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 , 北京也是全国首个及目前唯一一个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医保的地区 。
根据《通知》 , 此次北京是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甲类医保支付目录 , 也就是说可获100%报销 , 医保报销范围同时全面覆盖了脊柱、创伤、关节这三大类骨科手术;而与手术配套使用的“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则归于北京乙类医保支付类别(可部分报销) 。
“这里的‘一次性机器人专用器械’并非大家所认为的骨科手术所需的植入耗材 , 而是机器人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配套末端工具 。 ”有来自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的业内人士告诉华尔街见闻 。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 , 骨科机器人手术的总费用在3~4万元左右(以国产为例) , 这个价格包含了手术费用以及配套工具(器械)费用 。
这一次 , 北京医保部门是将这一“价格包”分拆成两部分 , 其中手术费用定价(项目价格)8000元 , 列入甲类目录后可全部报销;而配套器械部分被列入乙类目录 , 报销比例为70% 。
据此推算 , 纳入医保之后 , 患者自负费用将从之前的数万元降至几千元(该价格未包含骨科植入耗材 , 关节植入耗材在今年9月集采后亦有大幅降价) 。
“将手术费用进行分拆和定价 , 并单独列入甲类医保目录给予全额报销 , 体现的是医保部门希望通过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 , 以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 ”与此同时 , 前述业内人士这样解读此次北京医保部门所采用的“技耗分离”的支付方式 。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早在2016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财政部等四部委就联合下发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意见》 , 提出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结构性调整 , 重点是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
此后 , 作为响应 , 各地都陆陆续续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有升有降、有调出也有调入的调整 。 北京于8月30日发布的《通知》可视为其中之一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今年8月25日 , 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又联合了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这一重磅文件 , 显示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
另一方面 , 据华尔街见闻了解 , 包括企业、医院在内的各方还在积极推进骨科手术机器人纳入北京以外的其他地方医保 。 并且 , 由于集采后决定医生收入的原因将由此前的耗材价格 , 转而变成诊疗能力和技术水平 , 因此预计医院医生也将有更大的学习新技术的动力 。
据悉 , 医疗器械在取得医保支付资格以前 , 企业和医院首先一起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物价编码 , 之后医院才能向患者收取使用相关产品的费用 。 而产品有了一定的临床使用数据之后 , 再由医院申请纳入医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