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在Vive Focus 3发布后 , 我从HTC员工也得到反馈 , 它定位to B , 普遍认为价格也偏高 , 距离消费者来说有很大挑战 , 并告诉我还有推出一款轻量化Lite版本的计划 , 来拉低整体售价 。 尤其是在Quest 2、Neo 3这种低价产品的影响下 , 消费者选择起来更为困难 。
不过HTC在半年后发布了另一款to C产品:Vive Flow 。 从产品命名看 , Flow意为“流” , 而Vive Flow主要宣传图就是一张佩戴它冥想的照片 , 宣传视频也是告诉你VR是可以用来“放松心情 , 舒缓压力”的是一种方式 。
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文章图片

HTC董事长王雪红在昨天发布会上讲到:研究发现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能让我们更健康、快乐、更有效率和动力 。 HTC推出独特的Vive Flow , 就是为了让大家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
从产品本身定义来看 , Vive Flow就是一款轻量化头部6DoF头显 , 通过轻量化设计提高佩戴体验 , 通过手机取代手柄 , 内容上专注于提供影音内容、冥想和类似内容 , 因此也自然也就无法与游戏相关联上 。
简单来说 , Vive Flow算是一款发布时间点、定价等方面比较尴尬的产品 。
1 , 体验提升感知不明显
我先把产品规格讲一下 , 有利于后续大家理解 。 Vive Flow内置骁龙XR1芯片和存储 , 双目支持6DoF定位 , 通过手机来进行操控、单目1600×1600分辨率LCD屏幕 , 短焦光学 , 轻量化机身仅198g 。
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文章图片

为什么我说产品定位尴尬 , 因为大家看到它首先会联想到此前类似产品 , 例如VR Glass , 3Glasses X1等 , 这是在2019年发布的产品 。 轻便型VR这两年确实有一些 , 但是在国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华为VR Glass 。
然而 , HTC却在两年后才推出类似产品 , 因此大家都会关注它们有哪些不同 。 通过对比华为VR Glass来看 , Vive Flow有几个特点:内置芯片和存储 , 无电池 , 需有线连接移动电源使用(体验上跟分体机类似);也支持连接手机来供电使用 , 支持的机型比华为VR Glass更多 , 后者仅支持华为和荣耀高端机型;双摄像头 , 支持头部6DoF追踪 , 但作用并不明显 , 因为里面的内容以影音、冥想类内容3DoF和6DoF模式下体验区别不大;重量比华为更重 , 但佩戴上却更为舒适等 。
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文章图片

综合来看 , 单从硬件参数和体验感知上 , Vive Flow相比华为VR Glass的提升并不明显 。
2 , 功能上专注影音和冥想
说实话 , 当我看到这样一款产品主打沉浸式的冥想、影音体验时 , 我认为它的确抓到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 。 因为从我个人角度来看 , 我也会使用Tripp来放松心情 , 而且VR已经被证实在沉浸式影音娱乐、冥想与舒缓心情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 。
从产品形态来看 , 这种轻便型VR头显这两年确实有一些 , 但是在国内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华为VR Glass , 但这不是重点 。
重点是 , 如今的VR市场较2019年发生了较大变化 , 现在2500元左右已经能买到一套品质优秀的双6DoF VR一体机 , 并且可以带来不错的游戏体验 , 以Oculus Quest 2、Pico Neo 3为首的设备已经成为C端用户的热门选择 。
HTC Vive Flow体验和产品解析:产品定价和时间点很尴尬
文章图片

一方面是如今低价双6DoF VR一体机盛行 , 另一方面HTC却打算以冥想、影音为主推动一款单6DoF轻量化机型 , Vive Flow的定位看上去就会显得尴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