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后这样分析试卷,分数才一次高过一次

新学期第一次月考,有的学校放在国庆前,有的学校放在国庆节后 。不管是节前还是节后 。到目前,每个高中生都参加了这个学期的第一期期中考试,而且成绩出来了,试卷也发下来了 。
不论考的好坏,分析试卷才是考后的重头戏 。本文就教你如何分析试卷,才能有效提分!
01;;
试卷分析的重要性
考试的目的有两种:检验和选拔 。
除了中考、高考、竞赛类考试以外,其余几乎都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调整学习方法 。所以,考后试卷分析其实是考试的一部分,或者说,与分数的获得相比,考后试卷分析才是真正收获的手段 。
所谓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
但是,有些学生只盯着考试分数,对试卷分析不重视,或根本不会分析,致使考试的检验功能不发挥作用 。这是很坏的习惯,因为不会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的人是不可能进步的 。事实证明,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十分重视考后试卷分析,而且都有一套分析的策略和方法 。
下面是考后试卷分析的一般方法,希望能给学生一些启发 。
02;;
试题分析有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
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 。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 。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 。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 。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 。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 。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 。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 。
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 。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
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 。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