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房子“更昂贵”还是“更便宜”?经济学家指出问题关键
----未来5年 , 房子“更昂贵”还是“更便宜”?经济学家指出问题关键//----
"multi_version":false今天看到一个报告 , 关于中国家庭的房贷变化趋势 。
10月17日 ,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金服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专题——中国居民杠杆率和家庭消费信贷问题研究》报告 。
该报告自2011年起启动 , 通过持续追踪超过355个城市、4万户家庭的债务情况得出结论 。
在2013年到2018年 , 住房贷款占家庭债务比重高达55.6% , 多套房负债的占比逐年递增 , 以2017年-2018年为例 , 多套房的住房贷款占比从62.9%上升至65.9% , 超过了首套房贷款 , 贡献了60.0%的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增量 。
另外 , 有47.1%的存量房贷在空置房中 , 造成大量的信贷资源浪费 。
也就是说 , 近6成的家庭债务都是房贷 , 这些房贷中 , 又有60%是多套房的贷款 , 还有一半的房贷集中在空置房屋 。
看来 , 大多数标榜自己是“刚需”的人 , 只是想趁着房价上涨的东风 , 投机赚差价罢了 。
房子持续不断的升值 , 才有了资金的趋之若鹜 , 所以 , 谁也别把自己的姿态端的太高 , 大大方方的承认买房是怕踏空房价 , 这没什么丢人的 。
那么 , 未来5年 , 房子越来越“昂贵” , 还是越来越“便宜”?
如上文所说 , 当房贷占据了一个家庭绝大部分的负债 , 同时这些房贷还都来自于多套房 , 那么 , 维持一个家庭运转的消费、育儿、养老、旅游、娱乐的资金 , 必然会被大大压缩 。
此消彼长之下 , 整个家庭的负债都会向房子倾斜 。
数据显示 , 从2009年1季度至2019年1季度 , 杠杆率从18.96%上升到54.28% , 上涨了35.32个百分点 , 平均每年上涨3.5个百分点 , 而且2013年后还在加速 。
国际上 , 一般把70%作为居民杠杆率的极限 , 现在近60%的住户杠杆率 , 意味着购房者能够透支的空间已经不多 。
但是 , 房子之所以能长期增值 , 与负债推动是分不开的 , 有了杠杆 , 才能让一名工资几千块钱的刚需 , 撬动动辄百万以上的房产 , 有了杠杆 , 我们才看到了楼市能膨胀到15万亿的体量 。
很明显 , 现在离70%的关口已经越来越近 , 即便购房者和房企都想让房子越来越贵 , 肩上的高额负债却不答应 。
其次 , 看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只有年轻人 , 才是推动房价上涨的核心动力 , 那些在大城市打拼扎根的80后、90后们 , 那些为了孩子上学发愁的“新市民” , 那些千方百计想买卖房产赚差价的投机客 , 那些上有老、下有小却不敢失业的中年人 , 有他们的存在 , 才会催生学区房、刚需房、地铁房、改善房种种需求 。
长期来看 , 年轻人的减少是大势所趋 。
从1978年到2013年 , 我国平均每年新增1300万年轻劳动力 , 就业人口年均增长2% , 单纯就业人口的增长就足以贡献每年2%的GDP增速 。
而在2014年 , 2000年左右出生的人口开始加入劳动力大军 , 这批人口的数量 , 远低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 甚至抵不上每年变老的人口数量 。
也就是说 , 劳动力人口数量在2014年以后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 就业人口增速也逐渐降至了零增长 , 甚至在2018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
最近 ,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编印的《奋进中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布了一组数据:2035年前后 , 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4 , 2050年前后将超过1/3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