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与风水学 现代建筑风水学2022( 三 )


2.2 建筑风水的结构决定其性能
从结构决定性能/功能出发,建筑风水可以体现出我国古人天地人合一的完整思想,即两大功能:稳定性高的地人合一和天人合一 。
2.2.1 建筑风水"地人合一"思想蕴涵的科学理念
建筑风水以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的格局为特征;单个建筑一般表现出方正的长方形建筑,整个建筑风水群依山而建、中轴线对称的长方形建筑群,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这种建筑风格更多地考虑了自然环境(地)对人的影响 。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特征,也是现代建筑所应考虑的 。图3为故宫的风水建筑布局,体现子午对称,依山而建的建筑风水特点 。
故宫的风水建筑布局建筑风水体现了现代科学中的有关原理:
1) 建筑结构体现了物理学中能量最低的原理:建筑风水要求建在平地,而不是山顶和斜坡上,具有较低的动能和势能;建筑不能建在变形地质上等,其弹性能低;其藏风聚气、山环水抱的结构特点,外部环境可以有效的形成对风的阻挡作用,风水建筑因而具有较小的风速,受到的风力冲击也较小;建筑风水忌讳水或风的直冲或反弓,可以避免水或风的直接作用力;
2) 山清水秀与水抱,体现了有利用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循环观风力如何对建筑物产生影响?对建筑物做理想化处理,即只考虑建筑物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变形的刚体 。为了对比一般考虑建筑在同样的平面上转动,主要考虑在风力作用下转动 。在同样楼层高度条件下,考虑转动动能 。在房屋的转动过程中,转动惯量J越大,越稳定 。
从抗风冲击的转动惯量看,单个建筑中方形结构和圆结构具有较大转动惯量,所以稳定性高,但圆形结构很少见,方形结构非常符合我国四平八稳的传统习惯而大加推崇 。建筑群整体呈四方形或长方形,并对称轴分布,其能量较低 。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结构的建筑,能量较高而不稳定,所以也很少见 。大多建筑物的后面有靠山,它们互为依托,形成一个稳定整体 。风力系数与长宽比的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 。其中,B为迎风面边长;D为顺风面边长, 风向与矩形平面的一边保持垂直,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的平均层风力系数分别记为CD (z ) , CL (z ) 和CM (z ) , 脉动值分别记为C′D(z ) , C′L (z ) 和C′M (z ) , 计算结果表明长宽D/B比在1-2之间,具有较佳的抗风冲击性 。(高层建筑层风力特性实验研究,振动工程学报,2003,16(4):409-414)
正方形建筑风力系数与长宽比的关系曲线从以上的分析,很容易理解古人的以下两个结论:
1)风宜徐来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居住之道 。按现在的解释风应该在平流层范围内,而不宜有产生紊流或涡流的大风 。应该确定一个风速对人体长期健康影响的标准,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应该考虑的,因为强旺的风以及携带的灰尘等是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的 。地势宜平 古人认为,地势平坦的房屋较为平稳,而斜坡则颇多凶险 。按现代的观点,斜坡上的东西总有向下运动或变形的势能 。并有可能对人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潜影响 。现在的楼盘建筑如果建在地基流变性有差异的地形或存在潜在流变性的地形,也是不稳定的 。2.2.2 建筑布局,以气为先气以流动为特征,人或仪器可以感受到的气主要有:
1)人体必需之气:空气(O2、CO2、H2O、N2等),水以及水气(直接水与植物之水) 。与建筑生态学相关,是建筑风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山青水秀且水环抱的特点,用现代的话说,具有一定的负离子、及适宜的湿度,对人体健康的需要非常有利;另一个方面有利于实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气之清浊:山青水秀即气之清;山枯水污之为浊 。气浊为建筑风水的大忌,对人体的健康有害而无利 。生态环境的恶化曾迫使许多古文明消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