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 , 每家车企都是工业互联网企业 , 这就意味着 , 一方面内部生产网络、办公网络要联网 , 另一方面面向客户的运营网络 , 面向供应商的产业链网络也要联网 , 车企的供应链风险进一步提高 。
第四 , 大数据驱动智能 , 数据安全风险攀升 。
大数据驱动业务 , 在智能网联汽车上 , 就是它集成了大量的摄像头、雷达、导航仪等传感器 , 持续采集车内外人员、位置、环境等敏感数据 , 并源源不断地汇聚到云端服务器上 , 以此驱动汽车智能驾驶 , 而其中隐藏着极大的数据安全风险 。
一方面 , 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的提升依赖于算法训练 , 一旦遭到数据攻击 , 车辆的功能面临失效风险 。 另一方面 , 车主身份、通讯录、出行轨迹、车内语音录像等个人隐私数据存在泄露风险 。
200亿元安全框架“呵护”汽车?
基于全新的安全挑战 , 他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需要具备的四层网络安全能力:
第一层是车载网络安全能力 ,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汽车底层系统的通信安全 , 保障几大算力中心组成的小型局域网不被攻击 , 时刻监测其运行状态 , 确保各项参数正常平稳;二是智能座舱的应用安全 , 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让用户感知到安全;三是核心设备安全 , 传感器、T-BOX等核心设备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监测 , 最终保证整车出厂前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 。
第二层是车联网络的安全 , 一是V2X网络安全 , 包括车与云、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等通信安全和身份可信;二是远程控制平台安全和OTA升级安全 。
第三层是车云网络安全 , 也可以称为“车厂网络” 。 随着车企逐步上云 , 车企要有覆盖生产网、办公网、运营网、用户网、产业链网络的完整的安全能力体系 , 保障云端网络安全 , 防止某一个单点被入侵后 , 牵一发动全身 , 引起系统性安全问题 。 还要保障汽车出厂后的安全 , 车厂应对上路汽车进行实时的态势感知、监控、维护等安全运营 。
第四层是车数网络安全 , 本质是大数据安全 。 未来 , 每家车企都是大数据的厂商 , 数据量不亚于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 , 针对车企的数据安全保护需要统一的大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
周鸿祎称 , 在16年的网络安全实践中 , 360累计投入超200亿元 , 收获了一套以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 , 可以支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行业安全场景 , 为企业构建一套可运营、可持续、可成长、可输出的安全能力 。 目前 , 360已经基于安全能力框架为哪吒构建车联网安全能力 , 帮助其建立了安全基础设施、安全运营体系等能力 。
结语
此前曾有自媒体曾质疑 , 360在造车方面是“精神股东” , 但目前看来 , 360公告发布称投资29亿元造车 , 让这一言论不攻自破 。 此外 , 此举也让周鸿祎呈现出实业家精神 。
而对于周鸿祎来说 , 未来 , 他更希望将安全能力输出到其他网联车的厂商 , 全面赋能车联网安全产业的发展 。
正如他所言 , 互联网资本造车 , 不应无序扩张 , 而是要真真正正把技术、人才、资金和数字化基因赋能给汽车制造业 , 产生“化学反应”和“链式反应” , 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
往期回顾:
专访真格基金王强:5年内 , 中国芯片将反超欧美 | 大道直行
专访金沙江创投丁健:人类左半脑 , 将被AI取代 | 大道直行
对话清华大学张亚勤:AI发展应遵循3R法则 | 大道直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