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对话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百度要重新定义搜索,6亿MAU只是新起点

图片来源:百度

采访人员 | 崔鹏
“认知即事实” 。
今年百度世界大会结束后 , 界面新闻在后厂村的百度总部见到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 , 在一个小时的对话中 , 每当提及百度在移动时代面临的问题 , 他经常给出这个回应 。 他希望客观认知现在、不回避问题 , 在此基础上 , 找到最佳增长路径 。
无论谁来带领百度移动业务 , 都会面临这些拷问 。 但当人工智能大幕拉开 , 百度已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舞台 。
它为自己梳理出三个新增长引擎:自动驾驶和智能助手 , 是面向未来的长期布局;云计算 , 中期就能看到成绩;移动生态业务 , 负责贡献当下百度的绝大部分收入 。
在这个背景下 , MEG(移动生态事业群)已经成为百度的“大本营” , 为其它业务提供流量和资金支持 , 同时自身还要不断寻求增长 。
现有的百度移动业务 , “可以说是Robin(李彦宏)带着抖(沈抖)一起做起来的” , 一位长期与沈抖共事的百度员工对界面新闻表示 , 沈抖是少数具备清晰战略思路 , 敢想敢干的领导者 。
沈抖为百度移动制定出“X+Y”的战略布局 , X 是指横向为百度带来用户和场景的产品 , Y 是指健康、电商和直播等垂类行业 。
而最底层的载体是百度App , 它是百度移动生态的基本盘 , 它的MAU(月活用户数)在今年7月突破6亿大关 。 沈抖认为“天花板”远未到来 , “6亿只是新起点” 。
百度在寻找新的场景 。 对外寻求收购YY , 对内自建好看视频 , 就是百度扩大用户场景的尝试 。
沈抖对界面新闻表示 , 希望好看视频这样的新业务目标更激进些 , 不要满足于只做抖音和快手的追随者 。
与其它头部公司相比 , 百度对新流量和场景的渴望更深 , 它需要另一个能称之为超级平台的产品 。
沈抖需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 , 比如刷新百度自己和外界对搜索的认知 。
早年间 , 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任务是让用户快速找到信息 , 自身并不生产内容和服务 , 而是由第三方提供 。
沈抖认为这种定义已经不适合移动时代 , 搜索只能用来获取信息是人们的误解 。 今天的百度需要理解用户每一次搜索行为的背后 , 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 然后去满足它 。
无论是主动求变 , 还是被动防御 , 百度都需要重新定义搜索引擎 , 将内容和服务融入搜索生态 , 让用户需求得到闭环的一站式满足 , 沈抖认为这样必将给MEG带来更多元化的营收结构 。
沈抖笃定地告诉界面新闻 , 百度在移动端仍然有很大空间 , 无论是流量、用户规模、用户粘性还是商业化能力 , 都处于增长态势 。
在与界面新闻的对话中 , 他对外界关心的很多问题逐一回应 , 包括搜索应该被重新定义 , 百度App的日活和停留时长问题 , 百度的下一个超级平台在哪 , 以及目前百度商业化还有哪些不足 。
界面新闻与沈抖的部分对话摘录如下:
互联网流量见顶 , 百度APP如何实现增长?
界面新闻:今年7月百度App的MAU突破了6亿 , 但DAU和用户停留时长的增速没那么快 , 你认为百度App的增长遇到天花板了吗?
沈抖:我觉得6亿是我们的新起点而不是天花板 , 百度的想象空间正在打开 。 我说几点 。
首先 , 我们MAU的增长是可持续的事情 。 因为搜索引擎的人群可以更多元 , 有很多三四线城市和老人、小孩群体的搜索需求还没有被释放 , 所以用户规模还有提升空间 。
我们最近推的百度App大字版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 它推出才几个月 , 但是MAU已经超过500万 , 而且DAU、停留时长和用户留存都在同步涨 , 这种增长曲线是比较少见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