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硅胶“仿生手” 万物皆可抓
如何实现不同形状、大小物件的动速抓取是机器人的世界难题 。 面向新一代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仿生抓持器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
这款抓持器“黑科技”点在哪里?在哪些领域应用?通过中原动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发布人万里红介绍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面向新一代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仿生抓持器从外观上看 , 与常见的机器人机械臂类似 , 不同之处在于机器的“抓手” , 是一种特殊的硅胶材质 。
“这款仿生抓持器通过揭示变色龙的捕食吸附机理 , 利用简单的充放气 , 可以动态地适应被抓物体的形状与尺寸 。 ”万里红介绍说 , “结合仿壁虎刚毛建模 , 可以以极低功耗抓取超自重数十倍的负载 , 突破了抓持器不可兼得高负载、高效率、高安全、低成本的瓶颈 , 引领新一代工业和服务领域的应用 。 ”
与刚性末端抓持器和三指柔性末端抓持器相比 , 这款仿生抓持器硅胶材质更柔软 , 制作周期短 , 功耗更低 。 刚性末端抓持器耗材贵 , 对被抓物品要求高 , 例如鸡蛋、水果、海鲜等物品 , 刚性末端抓持器在抓取时不能保护物品的完整性 。 而仿生抓持器硅胶“抓手” , 抓取时通过对物品的包裹或吸附 , 能很好地保护物品的完整性 , 同时在机器高速转动时 , 物品不会轻易脱落 , 抓取效率更高 。
除了特殊的硅胶材料抓手 , 这款仿生抓持器还有一双“3D眼睛” , 通过3D视觉软件 , 对不规则、移动等物品识别后 , 进行位姿估计、标定等 , 从而更加精准、快速地抓起 。
目前 , 这款仿生抓持器在海鲜挑选、水果采摘以及易碎物品安装等领域已经开始应用 。
工业无人机 开启2.0时代
近年来 , 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成熟 , 无人化趋势的愈发凸显 , 无人机被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所认知 , 无人机市场需求度逐步攀升 , 我国无人机产业迎来快速发展 。 21日 , 黑科技发布展厅 , 一款白色、机身长约2米、翼展约3.5米的CW-15无人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
来自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布人骆海洋介绍说 , CW-15二代无人机是一款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 作为工业无人机的标准形态 , 以其智能化、平台化和工具化 , 正式进入工业无人机2.0时代 。
“CW-15二代无人机 , 具有长航时、抗风能力强 , 采用全数字总线航电技术 , 可保障在小雨、低温等复杂情况下安全飞行 。 基于高精度数字三维地图 , 无人机还能实现点对点智能匹配飞行 。 ”骆海洋说 , 目前 , 农业植保、遥感测绘、城市安防、环境监测等行业正处于信息化水平提升时期 , 在精细化作业方面有迫切需求 , 这也正是5G+无人机系统的产品优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