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一直都在寻找暗物质 , 其中最有希望的候选体是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 , WIMP) 。 这种粒子只能通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与其他物质产生作用 , 质量可能在质子质量的1倍到1万倍之间 , 常规观测手段无法发现这种粒子 。
但几十年来的暗物质探测 , 不过是一遍又一遍刷新暗物质可能存在的下限 。 今年7月初 , 在马塞尔·格罗斯曼国际广义相对论大会上 ,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PandaX实验(“熊猫”实验)公布了PandaX-4T实验的首个暗物质搜寻结果 , 人类又一次没能找到暗物质 。 反而 , 基于PandaX-4T试运行95天的数据 , 暗物质反应截面的上限又被降低了 , 这意味着理论中存在的WIMP更难被发现了 。 这仿佛嘲笑着物理学家:“想发现WIMP?你们人类的精度还不够 。 ”

文章图片
图6/7
PandaX-4T刷新了暗物质反应截面的上限(图片来源:中科大新闻网)
对WIMP的搜寻已经逼近极限了 , 对它的搜寻已经抵达了一个关键节点 。 不久之后 , 现有的大多数暗物质实验将会寻遍WIMP理论上可能存在的质量范围 。 如果到那时还没有发现 , 要么是现有的探测手段根本无法发现WIMP , 要么暗物质根本不是WIMP……要么 , 暗物质根本就不存在 。
一些现在还在坚持暗物质的宇宙学家 , 已经渐渐转向WIMP之外的粒子了 。 其中一个有力竞争者名为轴子(axion) , 这种粒子比WIMP轻得多 。 科学家认为中子星炽热的核心能产生轴子 , 当轴子到达中子星表面时 , 就会转变为X射线光子 , 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观测证据 。 今年初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 , 科学家认为可以用这一效应解释中子星较高的X射线辐射 。 但是 , 他们目前的数据精度还不够 , 他们打算用美国宇航局的核分光望远镜阵(NuSTAR)进一步观测 。 同时 ,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科学家也将10米长的CERN轴子太阳望远镜(CAST)对准太阳 , 试图从那里发现轴子的痕迹 。

文章图片
图7/7
核分光望远镜阵(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除此之外 , 还有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可能是复合粒子 , “暗夸克”和“暗胶子”能像夸克和胶子那样结合在一起 , 形成“暗原子核” 。 还有人认为暗物质根本不是粒子 , 也可能是宇宙大爆炸不久后产生的原初黑洞 。
不停推进的实验却在持续削减着暗物质可能存在的空间 。 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替代引力模型专家特莎·贝克(Tessa Baker)表示 , 如果暗物质探测器继续一无所获 , “我们就可能看到大家对这类修正引力模型越来越感兴趣 。 ”而另一边 , 斯科迪斯和兹沃什尼克则表示 , 他们可以对星系团和引力波的进一步观测来检验他们的最新模型 。
不论如何 , 类似MOND的理论和暗物质理论 , 这两种解释宇宙本质的理论中 , 最多只有一个可能是正确的 。 在前者突破了最大瓶颈的同时 , 最富希望的暗物质候选体却逐渐成为明日黄花 , 有的科学家甚至转向了别的候选体 , 暗物质越来越像一个多世纪前假设中光传播的介质“以太” 。 如果它真的像以太一样不存在 , 类似MOND的理论又能否像“相对论”一样颠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让我们拭目以待 。
让基础物理学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
参考文章: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4/143
https://aeon.co/essays/we-should-explore-alternatives-to-the-standard-model-of-cosmology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