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三 )


为何说这个墓是高规格的,阙楼的出现,最具决定性 。
郑嘉励说,封土的四个阙角是可以明确代表身份的 。根据北宋时期《天圣令》中记载(注:宋朝修订的法令类书籍 。书中记载的法令是北宋时期政治经济生活的集中体现,其中第二十九卷《丧葬令》,对于研究当时宋代社会的丧葬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诸墓域门及四隅,三品以上筑阙,五品以上立土堠,余皆封茔而已 。”意思就是说,三品以上官员,墓地的四角才能筑阙 。
兰若寺墓四角筑阙,墓主人身份显然是三品以上高级高官 。再综合墓室墓园的规格,都远远超过宁波东钱湖、余姚史氏家族墓,包括秀园等南宋时期权倾一时的重臣墓园,这么一来,它就指向了当时的最高规格 。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主墓范围建筑遗迹 。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兰若寺墓地的“风水” 。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兰若寺墓地风水,居于山水中的“怀抱之地” 。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拜台与主墓 。
(三)
最高规格?一个时代最高规模的墓葬,当然是帝陵 。
那么,我们自然会想到隔壁邻居宋六陵 。兰若寺的墓主人,和宋六陵里的帝王之间,会不会有关系?
“我之前很努力地把兰若寺墓地和文献记载的皇家陵园去对照,希望找到它们共同的地方,但还是没有 。”罗汝鹏却这样说 。
其实,宋六陵并不是一个好的参考对象,郑嘉励说,因为它实在是太特殊了 。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我们南宋皇帝的陵园不在杭州,而在绍兴?因为宋六陵只是“攒宫”,南宋帝王一开始就把这里当作临时的安息之所,将来还是要回到北方去的,总有一天要魂归河南巩县的祖陵,所以,这座山也命名为“攒宫山”,就像临安被视为临时都城一样 。
“所以,在那个地方建的并不能算完整意义上的皇陵,不设封土,因为将来还要埋回去的,上面‘龟头屋’盖一下,很浅,一挖棺木就能迁走,同时,也没有石像生,规格大小和河南巩县的帝陵没法比 。”
而宋六陵还有一个特殊性,更重要 。
宋代祖宗故世,是按照北宋皇陵来做的,河南巩县北宋皇陵严格按照“五音姓利”的风水建造(把人的姓氏分成宫、商、角、徵、羽五音,与阴阳五行中的土、金、木、火、水对应,在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最佳埋葬方位与时日),并不因山为陵,而是积土成冢,皇陵都坐落于平地上 。墓室所在是低的,墓道地方反而高,人是从高往低走的 。郑嘉励说,
这和我们看到的比如中山陵完全相反 。我们南方人一般把墓埋在中轴线末端最高的位置,然后人从前往后走,是逐渐抬升,这样才有气势 。
郑嘉励说,但我们再看宋六陵,南北两边都有山,但它偏偏不用,把所有的陵墓埋在平原的谷地里,也就是现在茶园里面 。这个做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南方明显会渗漏地下水 。
“但这个做法,我们必须理解,尽管宋室南渡来到了这个自然环境、人文、丧葬传统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江南地区,他们还是把中原的那套祖宗制度搬过来了 。”郑嘉励说,唯一把中原的祖宗制度“刻舟求剑”搬过来的,只有宋六陵,它是非常特殊的——从制度上,是未完成的攒宫,但又不是南方传统做法 。
但是,兰若寺的墓葬是相反的,无论风水择址,还是墓园构造,完全江南式的,所以墓主人一定是江南背景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