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2018-01-20 07:4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如果提到南宋墓,作为浙江人,你第一时间会想到哪里?应该是宋高宗啊宋孝宗等皇帝的陵墓,这个南宋皇家园陵,就在绍兴的宝山脚下,对,著名的宋六陵 。但遗憾的是,早在临安沦落后,这座皇家陵寝便遭遇了覆顶之灾,如今你再去逛逛,只能看到一片茶园,地面遗迹,荡然无存 。
当然,今天要说的主角不是宋六陵,但和它有关 。
距离宋六陵只有6公里路的平水镇,去年,因为一项建设项目的开展,浙江省文物局委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考古处,对建设规划范围进行考古探勘,结果,在兰若寺水库北岸、皇坟山南麓,发现一处南宋时期墓地——兰若寺墓地,由风水环境、墓园、坟寺等组成,建于南宋晚期,使用年代下限不晚于元代初年,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高等级墓地 。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最大,最完整,高等级——没有“之一” 。上个月,它刚刚获得2017浙江重要考古发现,也参评了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选结果即将公布 。
这周,田野考古发掘全部结束,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现场独家采访,看看这个南宋墓之“最”究竟什么样 。而看的过程,也是一个破案的过程,一个个谜团,呼之欲出 。
(一)
能称得上“最大”和“最完整”,必须得有参照物 。你大概会说,宋六陵埋了那么多南宋皇帝,还有皇后妃子,难道还能大过它的?
错,按照皇家眼光,真的只能说小,而且很挤很挤 。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和研究的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曾写过一篇《宋六陵》,据说轮到宋宁宗下葬时,宝山下的空间已然局促,简直“无地可择”,只得强行拆迁附近的泰宁寺,征用寺院的地基 。
绍兴兰若寺 绍兴兰若寺风水

文章插图
《康熙会稽县志》所绘宋六陵图 。
而在兰若寺墓地被发现之前,“最大”榜单前三名,来头都很大 。
比如湖州风车口南宋墓,推测墓主人为宋孝宗生父赵子偁的“秀园” 。再比如大名鼎鼎的宁波东钱湖、余姚史氏家族墓,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一门三丞相”,权倾天下 。史弥远是宋宁宗宋理宗时候的权相,他的父亲史浩是宋孝宗时候的权相,他的侄子史嵩之是宋理宗时候的权相,全是南宋时期最高等级的人,所以墓地都是按照一品礼制来做的 。
但是,郑嘉励说,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些人的墓,单从墓地框架来比,居然还不到兰若寺墓地规模的三分之一 。兰若寺墓地的墓园从目前揭露的面积来看,占地至少12000平方米 。
“我们现在就站在墓园的中轴线上,北偏西37°,太阳照过来,阳光是非常好的 。” 墓地考古领队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罗汝鹏和记者站在人工夯筑的台地上,虽是个阴天,但也能妥妥感受到眼前的豁然开朗 。我只能用风水宝地、气象很大这样的大俗话,来形容眼前的风景 。如果从风水的专业角度讲,这叫“怀抱之地”——
眼前延绵两座山,青龙山掩在层层叠叠的日铸岭中,园前山间小溪流经,背后是靠山,我们像被山抱住一样,很有安全感 。
这样的山水,是有讲究的,它是一个典型南宋墓地的风水标配,专业名词,叫“形势派”风水,是江南地区主流的风水观念 。我们听听郑嘉励的解读,就会一清二楚——
“古人认为我们要埋到一个有生气的地方,生气在地面上流动,它会在某一个点上汇聚起来 。这个气,如果风一吹它就散了,如果前面有水,它就在这个地方停住了 。形势派的风水很讲究,它认为我们所在的地方背后要有靠,左边要有青龙,右边还要有白虎,最好对面还要有案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