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个朋友创始人黄贺:交个朋友并非只有老罗的网红工作室( 二 )


36氪:除了自有品牌 , 交个朋友还有哪些新业务 , 你们的业务延伸逻辑是什么?
黄贺:交个朋友整体上是一个商业上的闭环 , 互相耦合 。 最早我们只有MCN、短视频整合营销和代运营三块业务 , 后来随着能力溢出和市场需求 , 逐渐长出了包括主播培训、自有品牌、SAAS系统和多平台营销一共七块业务 , 其中四块都单独成立了子公司 。
一个品牌产品出来之后 , 需求就两个 , 一个让更多人知道 , 一个是快速出货 。 我们同时拥有声量放大器和快速出货的渠道 , 去年我们收购了一家公司 , 现在全平台有7500万粉丝 , 可以帮品牌做多平台的达人种草 。 所以我们的服务是从前期种草开始 , 到最后的上播 , 以及其他明星达人上播和品牌自播 , 包括主播的培训 , 这是一个完整的链路 , 几块业务相互支持、独立结算 。
关于公司成长
36氪:从老罗第一次开播到现在 , 你们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 有哪些关键性的转折?
黄贺:去年到现在 , 有大概三四次的事情差点让我们万劫不复 。
刚开始我们过于依赖品牌宣传 , 很多人冲着老罗来做直播 , 给很高昂的品宣费 , 后来这种商家越来越少 , 因为直播最终还是要把货卖得非常好 , 才能得到一个长久的效益 。
我们扭转了很多东西 , 比如在能够要很高商务条件的情况下 , 自己降条件 。 其实我们第一场的商务条件还是很高 。 那一场GMV超过了1亿 , 下播的时候在线人数都有150万 , 品牌方的报价很高 , 最高的达到了500万(我们没接) , 但即便他们愿意给很多 , 我们也让定价体系回归理性 。
抖音刚开始做电商时体系非常不健全 , 可以说我们和抖音电商共同成长 。 但早期很多品牌方没有抖店 。 他们开一个新的电商渠道 , 要做很多决策的 , 要投入一支团队来运营这个渠道 。
所以刚开始我们可以卖的品牌非常少 , 400人的团队100人都要去做商务拓展 , 一家一家的联系 , 让他们来开抖音小店 , 实在不行淘宝店也可以 。 但去年国庆之后 , 抖音直播只能挂抖音小店 , 那段时间我们过于依赖品牌方 , 又在不断增加播出频率 , 拓商的效率真的很低 , 经历了一段阵痛期 。
36氪:怎么解决拓商的问题?
黄贺:转折点是我们开始考虑把这件事用平台化思维的解决 。 很多电商平台随着抖音崛起 , 流量越来越少 , 虽然流量下降 , 但是它有很多好货 , 而抖音有流量缺好货 。
当时苏宁一直想进入抖音 , 但是它们担心第一场直播做不好 。 我们非常缺货 , 抖音又迫切需要我们打造高GMV , 我就觉得这个事可以攒一个局 。 去年8月7号 , 交个朋友+抖音+苏宁联合做一个苏宁专场 , 那场我们直接做两个亿 , 苏宁得了开门红 , 抖音也丰富了货盘 , 我们也解决了拓商的难题 。 之后我们依葫芦画瓢引进了唯品会、小米有品、洋码头、云集这些电商平台 。
很多主播出道即巅峰 , 销售额慢慢下降 , 但我们到8月7号之后上升了 , 迎来一个微笑曲线 。 等到9月流量又开始下滑 , 抖音开始将流量倾向于其他达人的时候 , 在能力溢出的情况下 , 我们开始孵化更多达人包括明星主播 。
36氪:交个朋友的直播间经常销售数码产品 , 但数码产品的价格比较稳定 , 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黄贺:去年9月之后 , 我们就发现数据又下降了 。 因为产品价格优势越来越不明显 , 很多我们一直想播的东西确实拿不到优惠价格 , 大的品牌如苹果、戴森、五粮液、茅台都是很强势的 。 所以我们又开拓一个新的模式是“找渠道方” 。 我们从代理商那里以很强的价格优势拿货 , 这再一次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 碰到一个数据往下走 , 就想办法上去 , 再往下走 , 再想办法上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