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造车 , OPPO需要新故事 , 而讲故事需要钱 。
此前 , 36氪曾独家报道OPPO筹备造车事项 , 创始人陈明永、高级副总裁刘作虎近期在汽车产业链资源上进行了多番摸底调研 , “Ocar”的新商标也已经准备就绪 。
何况造车的故事能在资本市场得到广泛认可 , 小米和百度的股价表现就是最佳的例证——2月19日 , 小米造车信息被媒体抢先披露后 , 当日股价一度大涨12% , 市值上升了500亿港元;百度宣布造车后 , 美股股价在此后的一个月内上涨67% , 市值在时隔两年后又重回800亿美元大关 。
OPPO造芯也有了新进展 。 OPPO的芯片团队正以“哲库科技”为主体加紧推进 , 直接触及研发难度更大的手机大脑Soc 。
有行业人士对36氪表示 ,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 , OPPO从联发科、展讯等公司挖来大队人马 , 研发人员早已超过上千 。 外媒也有消息指出 , OPPO或将在2023年或2024年 , 推出基于台积电3nm工艺制程打造的处理器 。
不管是造车还是造芯 , 作为支撑起OPPO新故事的一极 , 都是一项烧钱的艰巨任务 , 单靠手机业务输血是远远不够的 。
另一边 , OPPO还在控制资本支出 。 把表现不佳、持续亏损的旧事业群被剥离出OPPO主体 。 今年 , OPPO宣布把“IoT事业群”分拆 , 让其自负盈亏、独立发展 。 此前有OPPO内部人士称 , IoT业务在内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 去年亏损达到数亿 。
另外 , OPPO从今年7月份开始用末尾淘汰制的方式裁员 , IoT部门裁员比例接近25% , 互联网事业群等部门接近10%-20% , “目标是在年底之前搞定” 。
在主要人员方面 , 欧加内部也在加紧兵合一处 。 一加掌门人刘作虎去年回归OPPO , 一加手机整体也并入OPPO体系 , 打通内部研发架构 , 刘作虎本人也肩负起了OPPO手机、造车的重要业务 。
【OPPO改革股份激励制度,或筹谋上市】作为“HMI">华米OV”的重要一员 , 华为艰难求生、小米激进扩张、vivo低调谨慎 , 如今的OPPO想要迈向下一个时代 , 它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商业版图尚不确定 , 能够肯定的是 , 它决心已定 。 (来源:36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