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晓芬 苏建勋
编辑/苏建勋 杨轩
成立16年 , 拥有近3万名员工的OPPO , 正在迈向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上市 。
36氪独家获悉 , 10月25日凌晨5点44分 , OPPO内网“Hio”上发布一则关于薪酬改革的内部信 , 标题为《面向未来、面向价值创造 , Tony谈全面薪酬变革》(Tony为OPPO创始人陈明永) 。
内部信中称 , OPPO将变革沿用数年的薪酬机制 , 在员工的薪酬构成中引入“绩效股” , 尤其是O16级(OPPO的员工层级 , 16级为中层)以上员工 , 股票将成为其薪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虽然没有上市 , 但OPPO内部一直有独立的股票结算机制 , 内部员工将其称为“黑市” 。 多位OPPO员工对36氪描述过交易过程:在一个QQ群里 , 有人抛(股票) , 有人接 , 员工可以自行商议价格 , 再去位于东莞的步步高总部财务部门办理买卖手续 。
这种隐晦的股票交易方式并不能真正起到激励OPPO员工的效果 。 在内部信中 , 陈明永谈到:(OPPO)现行的这套奖金购股方案既没有让员工产生强感知 , 也不符合业界的普遍实践 , 简言之 , 股权在吸引、保留人才上发挥的作用 , 并不理想 。
因此 , OPPO此轮对薪酬体系动刀 , 并且在最新的薪酬方案中 , 引入公开的股票激励 , 证明“上市”已经是OPPO眼下的必选项 。
OPPO至今没有正式宣布过上市决定 , 36氪针对上述消息向OPPO官方进行了核实 , 截止发稿 , OPPO暂无回复 。 但种种迹象表明 , OPPO正在筹备上市 。
一位尚在OPPO就职的内部人士对36氪说 , 目前OPPO正在分批对员工进行薪酬改革指导:“HR在现场宣讲的PPT里 , 也会谈到公司未来会有上市计划 。 ”
一位离职的OPPO中层告诉36氪 , 2021年初 , OPPO就引进了多名来自“四大”(指毕马威、普华永道、德勤、安永四家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 , 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合规梳理工作 。
不过 , 对于OPPO上市的时间表与板块选择 , 目前内部尚无定论 。 “OPPO内部的流水、税务、股权错综复杂 , 距离合规还差得很远 , 梳理工作没个2-3年完成不了 。 ”上述离职中层对36氪表示 。
另有多个来自OPPO内外的独立信源对36氪表明 , OPPO背后的重要操盘者、步步高集团董事长段永平也已经从久居的美国家中回到国内 , 其回归或与此轮OPPO上市有关 。

文章图片
图1/1
OPPO创始人陈明永
能拿“无上限”年终奖的时代过去了
薪酬体系改革 , 正是OPPO从“想上市”到“要上市” , 迈出的关键一步 。
在改革之前 , OPPO薪酬模式分为两种 , 即“固定薪酬制”和“浮动薪酬制” , 员工可以在入职一年后做出选择 。
其中 , “固定薪酬制”的组成部分为“固定月薪+年终奖” , 年终奖会有固定基数 , 再根据员工当年绩效乘以系数 。 举例来说 , 员工入职时月薪1万 , 年终奖10万 , 当年该员工绩效为“B+” , 系数为“1.1” , 员工该年收入所得为“1*12+10*1.1=23万元” 。
而“浮动薪酬制”下 , 员工的收入就不这么明确了 , 其组成特点为“低月薪+高年终奖” , 而年终奖的发放标准 , 与OPPO当年的业绩表现正相关 , 也就是说 , OPPO挣得越多 , 当年员工的奖金池就越大 , 甚至是“无上限” 。
“2017年以前 , 一个部长的年终奖可以达到200万-300万 。 ”上述OPPO离职中层说 , “就是把个人命运与公司的生死存亡绑定在一起 。 ”
但浮动值的薪酬也充满风险 , 想拿数百万的年终奖 , 不仅要忍受可能只有1-2万的低月薪 , 还要面临业绩风险带来的未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