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增加体力活动,能减少36%的中风;
如果饮食健康,结构合理,将会有19%的中风可预防;
如果戒烟,12%的中风就会减少;
如果房颤等控制好,可防9%的中风;
如果糖尿病控制好,4%的中风可减少;
限制饮酒,可减少6%的中风;
学会释放压力,也可防6%的中风;
控好血脂,能减少27%的中风 。
01
远离“三高”
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可控制因素,也是降低全球中风负担的重要靶标,73%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相关,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风险增加30% 。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
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及早发现“三高” 。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三高”第一步,应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早期或轻度“三高”患者,可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戒烟、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效果仍不佳者,应采用长期药物治疗 。
文章图片
02
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 。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近2倍 。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此外,过量饮酒也会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
文章图片
因此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 。至于饮酒,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适度饮酒可以养护血管,特别是红酒,少酌有益健康 。然而,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以预防脑血管病 。2018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饮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获益,反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中青年(15岁-49岁)男性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饮酒者应尽可能少饮酒或不饮酒,没有饮酒习惯者更不要为了预防脑血管病而饮酒 。
文章图片
03
减重多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身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卒中风险会增加6%,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更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强烈预测因子 。
建议:增加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无论是与工作相关的还是休闲娱乐的身体活动,都可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 。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其防治效果甚至可能优于药物疗效 。
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次—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 。
对于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2分钟—3分钟的身体活动,当然,体育活动应适度进行,注意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长,过犹不及 。
控制饮食,做到少吃盐、多吃鱼、蔬菜水果,柑橘类、苹果、梨和多叶蔬菜对脑卒中有保护作用 。
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和低脂奶制品,丰富膳食种类,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摄入合理能量,保证规律的饮食 。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