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世界卒中日”
咱们都知道卒中又被称作“中风”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
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会威胁到生命

文章图片
脑卒中的致病因素
罹患卒中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是不可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在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高血脂,还有吸烟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重要致病因素 。慢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长期以来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将卒中发生的年龄大大前移,使得中年人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 。
脑卒中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一定要留心脑卒中来临前的信号,抓住信号抢救血管,就可能击退死神,降低损伤 。其实在脑卒中发生前数分钟,甚至数天内,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大家可以在发作前提早就医预防 。
出现这些症状尽快就诊
①;身体一侧或双侧、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现无力或活动不灵。
②;感觉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 。
③;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看东西有重影 。
④;言语表达困难或理解困难 。
⑤;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态不稳 。
⑥;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 。
⑦;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 。
注意:这些症状可能只出现一会儿,也可能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大家要提高警惕 。
中风多为突然发病的,究竟如何快速识别卒中呢?
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实用的法则——“中风120”:
看口角是否对称;
两个胳膊是否单侧无力;
聆听语言是否有表达不清的情况 。
文章图片
家人突发中风应该如何处理?
不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的患者,最短时间内送到医院无疑是最好的 。
有时中风症状很轻,可能只觉得说话稍有不清楚,或仅只是拿杯子的力量小些,还有一些症状可能几分钟就缓解了,这是医学上称为的“一过性缺血性发作”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松警惕,若异常原因没有消除,短期内症状很可能复发,下一次的症状就可能会明显加重 。因而也应尽早到医院检查 。
【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不是癌症,而是它!】中风是急症,等待家人会推迟到达医院的时间,延后接受治疗的时间,增加神经细胞死亡的数量,甚至可能错过重新开通血管治疗的时间点 。因此患者发作时周围没有家人或朋友,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拨打急救电话后,如果条件允许,患者可以自行完成指尖血糖和血压测定,警惕血糖过低或过高,但是并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活血药物 。
文章图片
发现中风先兆千万不能“等等看”
对中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救命稻草 。
如果病人已经发生中风,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应平躺或侧卧,头部歪向一边,避免呕吐物堵住呼吸道,应安静等待救援 。亲属千万不要急于扶起病人,也不可晃动其头部 。
从预防角度出发,应如何正确应对?
防卒中要控好危险因素
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九成中风由危险因素所致 。
如果控制好血压,可减少48%的中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