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图片

就在前几天(10月26日) , 索尼发布了拥有1英寸感光元件的专业定位旗舰手机 , Xperia PRO-I 。 这并不是第一台搭载了1英寸感光元件的智能手机 , 但却是一个拥有成熟稳定的智能手机解决方案的大厂(此时此刻 , 索尼也是唯一在日本的 , 可以打出日本国门的手机品牌) 。 之前的1英寸大底感光元件的手机或多或少有一些问题 , 要么是非智能手机系统 , 要么是非硬件调教拿手的品牌 , 而这次索尼作为传感器的上游厂商 , 加上索尼在微单相机上的耕耘 , 这台Xperia PRO-I或许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 很多极客们都说 , “这是索尼在秀肌肉呢” , 其实这也就意味着 , 秀完肌肉可能会有更多的其他品牌的手机会实装这颗大底 。
笔者看了很多频道的关于这台手机的测评 , 包括Vloger拍摄的视频 , 发现这款手机是真正的大底应该有的画质表现 , 它拍摄的视频没有小底手机 , 哪怕是iPhone13拍出来的那种过度锐化的观感 , 这对手机来说确实是突破性的 。 拍照的话更不说 , 拍摄RAW提升后期空间的话意义比起小底手机的意义也显而易见 。
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图片

记得在多年前 , 笔者刚开始学习摄影 , 购买的就是索尼的卡片机RX100系列 , 它一共迭代了7代 , 操作简单、性能强悍 , 并且覆盖的焦段非常实用 , 最终在卡片机的行列中 , 兼备了高画质和易用性 , 以及轻便小巧的机身 , 是旅游出行 , 以及学习摄影入门的神器 。 它的画质在当时 , 还是完胜几乎任何手机 , 哪怕拥有大底的手机都不在话下 。
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图片

谁料如今智能手机的摄影可谓“弯道超车” , 以谷歌为首的计算摄影概念的融入 , 依靠手机强大的算力 , 为小底的手机拍照找到了一条捷径 。 在一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越了小底的卡片机 , 卡片机一度只有夜间拍摄的一些光学优势 , 以及变焦镜头带来的视角差异 。 但潜望式镜头的诞生 , 以及夜间多张合成算法的加强 , 近些年的手机的摄影道路 , 让大底的卡片机都非常难堪 。
【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图片

目前1英寸的卡片机比起手机在画质上还是有优势的 , 一个是手机的那颗1英寸的传感器 , 未必100%的面积都获得利用 。 因为手机要确保轻薄的便携性 , 因此可能牺牲一定的感光面积 , 换来更多的空间 。 不然手机可能做得更大 。
当智能手机普及上1英寸的传感器,卡片相机可能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文章图片

索尼的迷你黑卡就是这样做的 , 当年有人测试了 , 迷你黑卡RX0拍摄4K画面的画质 , 还到不了RX100黑卡拍摄1080p录像的画质 。
并且就和刚才说的 , 如果变焦的话 , 卡片机的画质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 。
其实威胁到卡片机的并不是手机的画质提升 , 而是价格因素 。 拿起前些年索尼发布的RX100M7来说 , 售价高达7-8000人民币 。 在拥有一部5-6000人民币的旗舰手机之后 , 还需要额外带一部7-8000人民币的小相机特意拍照 , 但比起手机提升尤其是白天下不大的情况下 , 普通的消费者是不乐意的 。 而如果黑卡的前几代产品 , 例如RX100M5黑卡5 , 虽然有了大光圈 , 但却没有200mm端的望远镜头 , 至于偶24-70mm的变焦系统 , 而如今的一些手机都能靠着多个镜头完成24-70mm甚至更广的13-70mm的多个焦段(虽然不是变焦 , 中间的焦段是数字变焦) , 对于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来说 , 牺牲一些性能换来更强的便携性并且不需要额外带一个设备和额外的支出 , 手机赢在了起跑线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