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花10年时间,研究上千职场沟通案例,发现了职场暗藏的一个规则( 三 )

张老师:

“你们知道就好!”

通过上面的句式与应用 , 你会发现:阐述情绪是不带有攻击性的 , 只是把自己心里的感受 , 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出来 。 如果你是带着指责的目的来表达情绪 , 你只会在高难度沟通现场遇到更多的分歧与误解 。

另外一点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 当你解释情绪背后你的所见所闻时 , 一定要只说你自己真实看到的、听到的 , 而非主观臆想出来的 。

职场上 , 有很多是是非非都因谣言、八卦而起 。 本来并没有什么 , 但如果你听到了谣言、八卦 , 又加上自己的各种主观臆想 , 并在表达情绪时说了很多不是你看到听到的事 , 就会让原本很复杂的高难度沟通变得难以收场 。

第三步:调动对方的积极情绪 , 推进对话

宋经理知道 , 张老师的情绪安抚得差不多了 , 该进一步推进对话了 。 于是 , 他打算用“调动对方积极情绪”中的“认可对方的角色与贡献” , 来与张老师交流 。

他继续说道:

“这个项目的确很重要 。 因为这是公司尝试拓展的新业务方向 , 又是刚拿下来的客户 , 与客户那边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充分建立 。 这种情况下 , 我们特别需要您的支持!您有什么别的考虑 , 或现实的困难吗?我可以怎样配合您?”

宋经理使用了真诚询问来继续推进对话 。

张老师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算是提到点子上了 。 除了我的确不喜欢陈总监平时颐指气使的神气外 , 更重要的一点是 , 我发现你们团队都不懂怎么和别的部门合作 。 我在这儿也工作很久了 , 公司从创立以来 , 我和很多业务团队合作过 , 就没见过你们这样对工作不负责的团队!”

宋经理听到这 , 心里一惊:这怎么成了自己工作不负责了呢?但他同时也能感觉到 , 虽然张老师有些傲气 , 刚才讲的话却不是在发泄情绪 。 所以 , 他谦虚地问道:

“张老师 , 还请您指点 。 ”

张老师说:

“不知道你们自己有没有发现 , 你们让我们支持时 , 就发个邮件 , 扔个文件给我们 , 一不说明自己的思路与目的 , 二不和我们沟通一下客户的具体情况 。 我虽然是负责市场调研的 , 但也不能看着一份邮件就知道客户的需求啊!”

宋经理回应道:

“张老师 ,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误 , 在我看来 , 咱们的分工就是我们在前端做客户 , 您这边做调研 。 如果是我们做错了 , 我对您说声抱歉!因为我进来就在陈总监的部门工作 , 也是在按她的要求做事 。 如果我们有哪里做得不好 , 也欢迎您多提意见 。 ”

宋经理知道 , 他必须要着眼于未来 , 所以很真诚地说出了上面这段话 。

张老师能感受到宋经理话里的谦逊 , 说道:

“小宋 , 我觉得你自己看问题还是很清楚的 , 这件事你也不必因为陈总监而感到为难 。 虽然公司有很多人不太乐意与陈总监合作共事 , 但也都知道她的业务能力很强 。

如果咱们真要好好合作 , 那就需要绑定在一起做事 。 做业务的同事 , 不懂调研常识 , 就不可能做好;反过来说 , 我们做调研的同事 , 不与业务深入交流 , 不摸清客户真正的需求 , 也不可能做出能帮助业务和客户正确决策的调研报告 。 ”

宋经理听到张老师如此中肯的回复 , 也发自内心地感谢道:

“张老师 , 您说得很对 。 陈总监的脾气 , 的确给我造成了一些困扰 , 不过听了您刚才的建议 , 我知道我应该在哪方面提升自己了 。 一是重视调研 , 二是改善与调研同事的合作方式 。 就目前这个项目来说 , 不知道您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建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