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造车新势力内卷 谁是下一个特斯拉( 二 )


至于Rivian , 主力是电动卡车和SUV车型 , 特斯拉也开始在这两个领域发力 。 日前 , 该公司的高端纯电动皮卡Rivian R1T已交付给客户 , 从9月下线到正式交付 , 其进度已快于特斯拉的电动皮卡Cybetruck和福特的F-150 Lightning 。 截至9月 , Rivian R1T电动皮卡和R1S电动SUV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预订量约为48390辆 。
值得一提的是 , 随着交付正式开始 , 电动车企们更受投资者欢迎了 。 周一美股收盘时 , Lucid的股价飙升了9% , 一周以来的股价则暴涨了近60% 。 而一直处于巨额亏损中的Rivian , 也因为开始交付 , 在三季度内产生了少量收入 。
跟随还是超越
特斯拉愈发需要小心了 , 因为劲敌远不止以上两位新贵 。 “到2030年 , 燃油车和电动车的比赛将终结 。 ”伯恩斯坦的汽车分析师这样写道 。
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 , 在全球三大主要汽车市场——中国、欧洲、美国 ,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分别达到215.7万辆、158.9万辆、42.4万辆 , 全球在今年销量达到600万辆似乎也指日可待 。
尤其在当下政策助推、燃油车遭遇供应链瓶颈的背景下 , 电动汽车更是大势所趋 。 以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挪威为例 , 该国已经基本完成了电动化 ,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高达91.45% , 居民购买电动汽车 , 购置税和增值税全免 , 还可以享受道路税优惠、免过路费、免停车费、路边慢充免费等一系列政策 。
在这一背景下 , 任哪家车企都想分一口蛋糕 , 燃油汽车巨头们纷纷下场 , 不甘心眼睁睁看着特斯拉一家独大 。 未来10年 , 宝马计划交付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 同一年 , 梅赛德斯-奔驰则打算“在市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100%实现纯电动化 。
大众更是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 , 其CEO赫伯特·迪斯近期曾表示 , “如果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太慢 , 公司可能考虑裁减至多3万个工作岗位 , 以在转型的过程中提高竞争力和削减成本 。 ”马斯克应迪斯的邀请 , 通过视频电话向约200名大众汽车高管“授课” 。
如果说Rivian和Lucid是未来的潜在威胁 , 那么这些传统巨头已经开始对特斯拉的王座发起冲击了 。 今年7月 ,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 比亚迪以销量4.7万辆夺冠 , 特斯拉则为3.5万辆 , 摘得亚军 , 大众、宝马分列4、5名 。
虽然特斯拉的销量屡创新高 , 但市场份额似乎并未水涨船高 , 在美国市场 , 根据Experian数据 , 2021年上半年 , 特斯拉在美国新注册的电动车中比例为66.3% , 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同期还是79.5%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 , 从品牌力来说 , 目前全球新能源纯电动车市场 , 特斯拉还是处于领军地位 , 有品牌力、产品线的支撑 。 但这种品牌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而是经过了很多年的积累 , 一方面有口碑的传播 , 另一方面 , 与其市场定位紧密相关;另外 , 也更注重体现智能化 , 科技内涵更高 , 同时服务和营销独出心裁 , 打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局面 。
“当然 , 特斯拉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 有一定的往下滑的趋势 , 这些是品牌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的问题 , 但整体还是处于优势地位 。 ”颜景辉表示 。
更可怕的是 , 不少车企还在加速 。 以刚开始交付的Lucid为例 , Lucid首席执行官Peter Rawlinson表示 , 下一个挑战是增加工厂产出 , 以提升销售 。 Lucid计划在2021年底前生产约575辆电动车 , 2022年产量将提升至2万辆 。 不仅如此 , Rivian近日也透露将在美国兴建第二座组装厂的计划 , 以便扩大产能 。
在颜景辉看来 , 其实一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也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 包括跨国巨头、本土车企在新能源技术上的投入 。 在新能源车市场 , 各有各的发展路径和市场定位 , 总体来说 , 车企互相促进、互相提升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