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杨雄伟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局 。 当上专送骑手后 , 他成为灵活用工平台好活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注册的第94519号个体工商户 。 今年年初 , 他因为离职纠纷将公司告上法庭 , 但法院认为他是个体工商户而非劳动者 , 没有拿到应得的补偿 , 连公司未替他缴纳的社保也不了了之 。
根据致诚的调查 , 目前全国有超过 190万家经营范围包含外卖递送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即疑似骑手个体户) , 并以约每天1万个的速度增加 。 其中 , 好活平台上的疑似骑手个体户最多 , 高达81.40万;订个活平台次之 , 数量达49.86万 。 这些个体工商户往往也非常集中 。 例如在广西钦州市的产业园内 , 就有14万家骑手个体户 。
好活平台在其官网这样介绍其优势 , “帮助互联网平台供给侧快速转变为商事主体 , 签订电子商事承揽承包协议 , 从根本上破解劳动关系认定隐患……互联网企业与个体工商户之间既不是劳动关系 , 也不是劳务关系 , 而是商事合作关系 , 企业可以降低税收、社保等30%以上的用工成本” 。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在其发布的《互联网时代零工经济的发展现状、社会影响及其政策建议》中分析 , 此类平台可以“解决零工从业者税收合法合规问题……通过帮助零工从业者转变身份来实现对其收入税收的正规化管理” 。
时福茂认为 , 有关部门可以对个体工商户的形式和资质进行限制 , 如规定平台企业使用业务外包和个体工商户形式不能超过一定比例 , 或直接规定平台企业的主业不能用外包或个体工商户的形式 。 同时要大力普法 , 甚至可以要求骑手成为个体工商户前必须知晓相关情况 。
为了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 北京市人社局今年9月发布《关于促进新就业形态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 , 要求平台企业承担相应责任、增强工伤和职业伤害保障 , 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根据用工事实认定企业和劳动者的关系 。
在这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 , 外卖骑手可能是最醒目的一种 , 街头巷尾都有他们带着标志性色彩的身影 。 还有更多职业 , 比如快递配送员、平台家政工、便利店员工、网约车司机……每一个都是数量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的庞大群体 , 他们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常常受到侵害 。 但在某种程度上 , 他们是别无选择的一群人 , 受教育、成长背景的限制 , 眼前的职业是唯一能够在大城市获得足够收入的选择 。
经历了两年半以前那场严重事故 , 以及至今悬而未决的劳动仲裁 , 邵新银还是回到了北京 , 回到了外卖行业 , 回到了那家在他出事后一度隐身的平台饿了么 , 尽管他至今无法如常人一样行走 。 邵新银有妻子、两个孩子和在河北农村老家的长辈需要供养 , 今年9月 , 劳动仲裁开庭前几周 , 他还回到老家捡栗子 。
这一次 , 他选择成为众包骑手 , 因为可以选不用爬楼的单 。 奔走在北京城大街小巷时 , 邵新银还在焦急地等待结果 , 等待那笔本该在两年前就拿到手的补偿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嘉兴文并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1月03日 05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