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女士讲述 , 所使用由励销云提供的“电话机器人”服务功能后发现 , “平台平均拨打率只能达到50%左右 , 并且空号错号等无效数据占数据总量的接近一半 , 平均接通率亦仅有10%不到 。 ”
据励销云官方对其产品的介绍 , “电话机器人”深度学习精英销售业务逻辑 , 可以解决客户大批量的外呼任务 , 可依据数据优化话术 , 实现意向客户精准匹配 。 在官方推广文章中也对曾宣称 , 客户使用过程中如遇需要调整销售话术的地方 , 也可向客户经理及时反馈 , 励销云将以最快速度对机器人话术进行优化调整 。
而对于张女士使用后的反馈意见 , 励销云工作人员则回应称 , “营销类产品本身就不可能保证达到多少销售额 , 而智能营销类产品更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与发酵 , 不是短时期就可以看到成效 。 ”
其实对于SaaS行业而言 , 技术实力和企业服务永远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 在这场纠纷中 , 励销云首先在面对客户使用电话机器人实际效果不佳的问题时 , 把原因不客气地推诿给客户 , 这样的服务态度很难称得上认真负责 。
另一方面 , 从技术层面来看 , 励销云宣称拥有覆盖2.4亿+企业大数据的线索 , 并且已成功服务全国30多万家中小企业 , 数百万一线销售人员 , 业务覆盖上千个城市 , 这些数据是否属实和精准或许也值得怀疑 。
文章图片
对2B智能销售来说 , 首先产品的效果永远是客户最看重的 , 因为B端客户在消费决策上比较理性 。 电话机器人作为获客工具产品 , 能给客户带来多少精准客源 , 其实非常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的积累 , 这种隐形的技术实力虽然至关重要 , 但在广告宣传上却难以明确体现 , 客户难以甄别虚实 , 进而导致这类商业纠纷的发生 。
其次 , 智能营销行业竞争激烈 , 服务态度的好坏也会对客户的满意度产生些许影响 。
但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 , 如果客户面对这种拓客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的情况时 , 都怀疑是自身原因 , 可能会纵容行业不正当竞争乱象的发生 , 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 没有企业再愿意为技术上的突破而努力 , 这将不利于2B智能销售行业的整体发展 。
资本压力下 , 夸大营销效果恐失去长期价值
从资本价值的角度来看 , 是否是在资本的压力下 , 智能营销企业迫于回本压力 , 过度承诺 , 催生市场野蛮生长?
最近 , 在政策的要求下 , 互联网行业中的流量分发规则发生重大改变 , 从流量“中心化”分发阶段过渡到“平权化”阶段 , 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腾讯对阿里开放外链 , 此后 , 两个最大中心化流量平台实现流量互通 。
针对流量分发规则的转变 , 很多业内人士预测 , 或许会对SaaS企业的主营业务产生不良影响 , 比如一些to C SaaS厂商开始主动求变 , 有的拥抱潮牌 , 有的携手KA客户 。 对2B智能营销行业而言 , 流量规则的改变虽然影响相对较小 , 但也考验着企业的应变能力 。
在SaaS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 技术实力相对落后的SaaS厂商有着担心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感 , 而如果通过夸大效果的方式吸引小微企业使用其产品和服务 , 可能就比较容易获得短期内的营收增长 , 也能在短时间内有一个相对漂亮的业绩答卷 , 从而获取资本市场的信任 。
励销云是否存在迫于资本压力而过度夸大营销效果的可能性呢?
据天眼查数据 , 励销云于2021年7月19日获得2000万美元B轮融资 , 而现在国内中心化互联网平台“流量破壁”后 , 正是SaaS厂商激烈竞争的时刻 , 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营收水平 , 可能成为投资方衡量其真正实力的重要标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